江蘇省教育廳:全面實行公辦民辦中小學校同步招生

  交匯點訊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深化鞏固義務教育招生改革成果,切實加強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規范中小學招生秩序,進一步促進與維護教育公平。

  《通知》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綜合生源情況、學校實際的辦學條件,依據核准的學校辦學規模、班額標准等,科學編制和下達招生計劃。各地要嚴格招生計劃管理,嚴禁中小學校無計劃招生和違規超計劃招生。各地要認真落實熱點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政策,堅持指標到校,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確保分配比例不低於 70%,並向薄弱初中傾斜,不得跨區域分配指標。各地在分配熱點高中指標生計劃時要將民辦初中一並納入考慮。堅持標准班額辦學,起始年級原則上要按省定標准班額招生(小學 45 人/班,初中 50 人/班, 高中 50 人/班),堅決杜絕大班額。

  电影盒子《通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要嚴格按照就近入學要求,根據劃定的學區招收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堅持屬地化管理原則,在學校審批機關的轄地內招生,具體招生對象范圍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明確。滿足審批地入學需求后仍有空余學額的,經設區市教育局批准可適當擴大范圍,原則上不得跨設區市招生。

  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原則上實行屬地招生。地處縣域(不設區的市)的公辦普通高中應在本縣域內招生﹔地處設區市城區的公辦普通高中應在所在區或若干城區內招生,具體招生范圍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確定。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納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招生范圍應與所在地公辦普通高中保持一致,並在 2021 年秋季招生入學中實現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 可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在轄區內統籌調劑安排招生計劃。所有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嚴禁違規跨區域招生。

  此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嚴格遵守《義務教育法》免試入學規定,不得通過筆試、面試(談)、評測等方式招生,嚴禁以各類競賽証書、競賽成績或考級証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公辦學校採取登記入學或書面通知入學,熱點公辦學校的空余學位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所有報名人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初中招生在保証小學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額且多余名額少於報名人數的,也要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

  《通知》明確,全面實行公辦民辦中小學校同步招生,做到公辦民辦學校招生時間一致,同步登記報名、同步招生錄取、同步注冊學籍。公民同招的基本流程和具體步驟由各設區市或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設定並向社會公布。所有中小學校不得通過任何形式提前摸底爭搶生源,堅決杜絕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不得超出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增設限制條件,拒絕或變相拒絕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報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時間一般安排在 5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

  《通知》指出,普通高中特長生招生,由各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學校特色方向,通過招生錄取改革政策,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重要作用,積極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要嚴格審核自主招生學校的資質、招生范圍和錄取標准,招生名額納入統一招生計劃。自主招生名額原則上不得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 5%。高中學校要嚴格規定自主招生的原則、程序和錄取標准,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特長生自主招生方案,經設區市教育主管部門審批,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在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結束后再進行招生。除體育、藝術和小語種類型可在設區市范圍招生外,其他類型在規定的屬地范圍內招生。自主招生的方案、程序和錄取結果要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普通高中舉辦的各類教改實驗班和創新人才培養試點班,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重新登記審批,其教改實驗方案、人才培養試點方案和招生辦法須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批准后實施。各類國際班和境外課程班,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重新登記,其實施境外課程、招生計劃、收費許可等須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同時要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嚴禁跨設區市招生,健全科學公開公正的選拔機制,加強跟蹤研究和階段性評估。嚴禁舉辦以招攬優秀生源或“掐尖”為導向的各類實驗班和試點班。嚴格規范普通高中 “國際班”(或“境外課程班”)招生行為,納入統一招生管理,實行計劃單列,錄取分數原則上要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招生管理按照《江蘇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執行。承擔國家特殊人才培養任務的普通高中,按原批准的辦法招生。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執行均衡分班,不得以分層走班等形式變相分快慢班。各地各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學籍管理規定做好學籍注冊和管理,確保招生計劃、錄取名單、學籍注冊、實際在校就讀相一致,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挂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擅自為違規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注冊、轉接手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