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 学前教育招生入学 莱芜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近年来,在市区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各镇(处)的密切配合下,我区以打造优质均衡百姓满意学前教育为宗旨,以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纲领,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体制、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全面加强标准化园所建设,力促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城乡适龄儿童接受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全区幼儿园344处,专任教师2656名,在园幼儿38630名,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19404名,普惠性园在园幼儿35466名。

  一、完善办园体制,夯实发展基石。

  一是办园体制日臻完善。按照市、区学前教育三期三年行动计划,我区着力在完善办园体制上下功夫,构建完善了以区政府举办实验幼儿园、镇(街道)举办中心幼儿园为示范,以集中居住区(社区、村集体)举办标准幼儿园为主体,以小学附设、村保教点为辅助,以优质民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新格局。三年行动计划已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7所,整合园所26处,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园舍3.42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260个。特别是莱芜区赢昊幼教集团的成立,加快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步伐,缓解了城区就园压力,有力促进了公共教育均等化。二是机构编制有序推进。全区实验幼儿园和14处中心幼儿园全部成为独立事业单位法人,核定人员总量控制820人。经协调,促成学前在编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行动计划期间,全区学前新招聘在编人员67人,总量控制人员59人,计划2021年再招聘150人,为今后幼师招聘与人才引进畅通了渠道、积累了经验。三是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完善学前教育发展联席会制度,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共进的学前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像幼儿园建设,统一纳入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由基建办整体管理;学前教育经费,由计财科协调财政部门全力落实;园所安全纳入安全科职责,与中小学一同管理;设施设备,由条装办统一招标采购;机构与编制核定由人事科会同人社、编制等部门落实。

  (二)强化措施保障,高标准抓实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区里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统筹协调和着力解决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学前教育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和配套方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相关政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视察幼儿园建设,现场解决执行行动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健全“政府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镇(街道)政府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建设并办好区域内中心幼儿园、社区幼儿园,扶持村集体办园”的职责,教育部门加强督导监管,确保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二是强化经费保障。资金是幼儿园建设的最根本、最现实的问题,除向各级财政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教育局还与各教办、各镇(街道)政府多方协调,多次沟通,通过村委出一块、资产盘活一块、镇(处)筹措一块、社会力量捐助一块等多种渠道,2018年至今筹措幼儿园建设资金8000余万元。公办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及配备保教及生活设施设备;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玩教具、开展教师培训。而且,每年学前教育经费都纳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专项使用,全部用于学前发展。2018年,将“为农村公办园所拨付公用经费”列入年度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加速了学前教育发展。三是强化工程监管。加强园所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管,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2018年,我们又把园所建设列入全区为民办实事,与中小学建设工程一起布置,一起检查指导,保障园所建设顺利推进,全区优质学前资源得以有效扩充,省厅王春英处长到我区调研时对我区幼儿园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全区有2所幼儿园先后通过省级示范园复评验收,至此,全区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4所。

  (三)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办园水平。

  一是加强园所常规管理。严格落实幼儿园审批注册制度和幼儿园年检制度,联合消防、卫计等部门对所有园所进行了年检,完成了幼儿园分类认定和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二是加强园所动态管理。全力做好近3万余名幼儿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园籍录入培训、分类上传及区级动态管理系统建设。深入落实省市《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开展全区学前教育“质量建设年”活动,把科学保教落实到每一环,促进了全区幼儿园优质内涵发展。三是加强师资培训。以“提升素质、发展能力”为重点,以“遵循规律、梯队建设、分类培养”为策略,创新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每年拿出学前培训专项经费20万以上专门用于园长、教师培训,全区幼儿园幼师专业合格率不断提高,园长岗位持证率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