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花网百度文库侵权风波始末:对免费下载说不(4)
“如果没有盗版,我们的收入能扩大十倍不止”,读客图书的董事长华楠称他们的畅销书《藏地密码》、《我们台湾这些年》等被严重盗版,除了百度的电子版,还有淘宝卖家的盗版实体书。“找他们投诉,撤下去了,过一两天就有新的ID又放上去。处理周期非常长,耗费人力精力,屡禁不止。”
作为传统作家,阎连科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自己的作品被网络侵权,他是懒得管也无力去管,“其实就是逃避,像打官司什么的我是做不来的,没有精力去面对现实,大多数作家都是我这样的心态。”在百度文库,记者搜到阎连科的所有作品。阎连科说,传统作家的作品没有那么多读者,阅读量不大,网络收费阅读拿不到多少钱,最大的后果是,只能让他们的书印得更少。“全社会都在盗版,整个社会都在克隆,我们很无奈。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劳动与中国的现实是很不相称的。”
陆琪是完全靠写书来维持生活的作家,盗版对他损害最大。“如果中国没有盗版的话,这么大的市场,作家一年拿几千万、几百万是很正常的,但现在全国也就几十个作家一年能拿到几百万”。微博上,已经有网络作家号召大家不要写作,称完全是白费心血。蒋方舟则直接表态:“反正我已经看清了,写书是赚不了钱的,以后我不会单纯靠写书挣钱。”
南派三叔认为,盗版横行正在伤害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他举了自己一个朋友做例子,此人有才华、热爱写作,但最终决定回去经营自己的家族企业。“他认为在中国做作家是没有前途的。作为爱好,年轻时可以熬一熬,老了之后呢?还会熬夜写小说让别人来盗版吗?”“中国的唱片行业已经被盗版毁掉了,再毁掉文学,这个国家的原创力就彻底死了。我们作家有作家的能量,这是没有退路的最后一战”。
“其实我认为读者是愿意付费的。我们经常接触很多读者,他们对喜爱的作555电影网家是想付钱、愿意花钱买,但现在是没渠道。”读客图书的董事长华楠说,中国人已经接受了买五六十块一张的电影票去看一场电影,能否花二三十元买一本书,或者花一两元钱网上看书只是一个消费习惯的问题。这十年来,版权意识在普通民众里已经是越来越强。“这次的事件很可能是一个契机,改变整个网络盗版的大环境。”
港台地区电子阅读版权观察
台湾:出版社规范市场,手机阅读是主流
去年是台湾电子书最热烈也是发展最快的一年,因为kindle出现了。kindle中装有EInk(电子墨水技术)屏幕,比较省电,不会反光,比较接近传统阅读,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台湾一般把开始使用EInk的那一年称为“电子书元年”。另一波浪潮就是去年年底推出的iPad。可以说是阅读器的进步推动了台湾电子书产业的发展。
目前台湾主要的电子书内容提供商有三个,一是纸制出版社做电子书,像远流出版社做“金庸阅读器”一类的应用电子机、城邦跟iPod结合在一起等,这一类把纸制书和电子书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次是台湾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华电讯,它有一个hami书城,为手机用户提供电子书;还有就是像wallpedia、智慧墙等百科网站,用户需要加入会员,在电脑上下载电子书来阅读,目前很多电子报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
整体而言,台湾的电子书内容供应商都是有跟出版社签版权合同的;整体来说比较规范。而电子书的格式一般是xml,可以兼容到电脑、iPad、kindle等。
在台湾,主流的电子书阅读方式是手机,一般来说手机阅读不会付太多钱,但都是经过签约授权的。因为就是坐地铁或者坐火车旅行无聊打发时间,但是点击率会比较高。至于应用电子机、iPad这些一般都是高端人群在使用。
作家和出版社之间都是有合约的,版权问题一般都是由出版社负责处理,在台湾,由于纸质的印刷和营销成本比较高,作家一般是提取10%的收入。而对于电子书的话则要更高些,作家往往能分成30%到50%。如果要在电子阅读器上购买一本书,会根据这本书定价的八折或六折销售。像一本售价为100元人民币的书在iPad上可能会卖到80块。平时也会有一些像特价之类的促销机制。
整体来说,在台湾整个出版体制都是很规范的,在电子书方面都会严格地签约授权。台湾的读者也已经形成了付费的阅读习惯。正是这种规范化使得台湾整个电子书产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传统出版社也将其作为新发展的一个机遇。
(根据远流博识网(北京)文化公司总经理吴兴文先生口述整理)
香港:Apps是最大平台,传统出版社处于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