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教育记忆:高考改革暂时划上句号,国家不再定义一流高校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留在公众印象中的,不一定都是教育大事,往往是教育热点,比如陈春花学历事件等。在这些教育热点的背后,我们必然会遗漏一些教育的大事,比如怀进鹏部长“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相关论述,也会忽视一些弥漫性的重要发展趋势,比如3年在线教育遇到的挑战,以及教育治理上对公平的持续追求,一些民办名校转为公办。

  我们不得不兼顾舆论热点与教育的重要性,梳理了过去一年值得关注的教育热点事件,给大家提供一份2022年的教育记忆,教育印象。

  

  01《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

  对提高和促进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协同有着标志性意义

  1月1日,《家庭教育法》正式实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在习惯养成与三观的培养上肩负重要责任,是育人的重要环节。虽然“促进法”往往比较软,但《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对于提高和促进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协同有着标志性意义。

  长期以来,一些家长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把孩子的教育简单归责到学校,家庭教育促进法也在法规层面提醒了家长的重要责任,但很显然,提高家长的“家教认知水平与能力”,任重而道远。

  02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

  强化学科概念,国家不再定义一流高校

  年初,第二轮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和第一轮分为双一流大学与双一流学科大学不同,本次双一流名单只强调学科概念,不再有一流学校概念,淡化学校等级概念意向明确。

  和第一轮相比,新入围7所高校,其中广东成为最大赢家,有3所高校新入围,位居各省市第一,显示了广东在高等教育上迅猛的发展态势。同时,有15所高校的16个学科被黄牌警告,“缓刑”一年,也就意味着部分学校面临摘牌的风险。

  与此相关,大家翘首以盼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岁末悄悄下发至各高校,不再对公众公布评估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

  03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

  强调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表述作了较大的调整,强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再强调就业,而是以升学与就业并重。在办学方向与方式上,更强调企业的参与,鼓励上市企业,头部企业参与办学。但我想提醒的是,这种鼓励不是鼓励上市牟利,想歪了,最后一定会被纠偏的。

  04 部分大学退出国外排行榜

  重审中国大学办学方向问题,不追排行榜办学是共识

  5月,媒体报道“部分高校退出国外大学排行榜”,但实际只点名了3所高校,而且缺乏足够的信源支撑。对于媒体退出排行榜的报道,相关高校既没有公开确认,也没有公开否认,显示了高校与排行榜之间敏感而复杂的生态关系。对于排行榜,关键不是退不退出的问题,而是不能以排行榜来办学的问题。

  退出大学排行榜的热议背后,真正的原因还是中国大学办学方向问题、“不依样画葫芦”的问题、衡量标尺的问题。

  05 上海高考延期,第五批8省市高考改革启动

  高考综合改革暂时划上句号

  因为疫情影响,上海高考延期一月举行,这也是继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后,再次出现高考延期。与此同时,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宣布启动新高考,至此,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告一段落,除新疆、西藏外,全国所有省市均进入新高考改革。相比第四批地区,第五批省市的改革方案与第四批完全一样,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高考改革通过8年攻破了所有的明碉,基本进入稳定期,但一些暗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破解。

  06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替代中考

  中考高分通胀现象,危及中考的科学与公平

  今年中考各地普遍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替代中考,所谓两考合一,高分比比皆是,造成中考高分通胀现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西方发达国家在升学考试中普遍采用水平考试,所以将水平考试用于升学考试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必须是在录取上配套施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不惟成绩。但在目前我们仍然以分数为核心(甚至唯一录取依据)的中考制度下,这种以粗颗粒的水平考试简单替代中考的做法,显然存在更多的弊病,既存在科学性问题,也存在破坏和危及中考的公平公正的问题。

  07 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

  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变成大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毕业生大幅增长167万,达到破记录的1076万,这个数字已经逼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100万就业目标,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劳动力超过75%。2023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再次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中国的就业问题基本变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此,在管理上,就业的事权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尤其是相关资源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扶助倾斜。另一方面,众多毕业生也需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合理定位;对于高校而言,则需要明白,靠“卖”文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最后社会认的是质量,需要在清晰的定位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8 双减一周年

  如何满足差异化教育需求,成为双减成败的关键

  双减除了减负,即把校内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降下来,一个更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保公平,即不允许让金钱左右教育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基础阶段,希望政府承担主体责任,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而不是辅导机构。

  如何提高校内教育质量,最大程度满足更高教育治理追求,差异化教育需求,就成为双减成败的关键。如果无法满足,大量的教育需求必然外溢至校外,衍生更多的“变异”培训。在这个问题上,堵很难完全根除,还需要疏,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育治理,分层教学,如何通过课后延时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差异化教育需求还是关键,也是难点。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与资源支撑仍有待制度化解决。

  09 高校批量订制菲律宾“水博士”

  海外学历认证遭遇新挑战

  北大陈春花教授学历事件延烧多日,最后以陈主动辞职落幕。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事件中引发了邵阳学院“批发订制23名菲律宾水博士”的事件。事实上,国内类似水博士不止这一所高校,也不只是菲律宾的亚当森大学,还涉及马来西亚、韩国等高校滥发文凭。

  国外“水文凭”的泛滥,直接触及教育基本的公平公正,是无法回避的。如何解决水博士、水硕士的问题?可能需要在目前学历只做真实性认证的基础上,推出必要的质量认证,至少在某些关键行业,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认证了。否则,我们永远无法杜绝国外一些大学滥发文凭的做法:人家是市场化的,我们又如何约束和规范?

  10 劳动课进课堂课表

  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措施,家长的重视至关重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但劳动课因为其复杂性,是五育中唯一未能独立进课表、进课堂的,一般和其他合并为综合实践课。9月新学期,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措施,劳动课落地,正式走进课堂成为一门“课”,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

  但真正要落实好劳动教育,还需要家长与学校、社会各界共同重视、协同作战。劳动教育是一个理念,是一个过程,不是靠考试可以评判的,这其中,家长的重视至关重要,让孩子从家务做起。

  11 二十大报告中教育位置前置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教育从民生板块迁移至高质量发展之后,并把教育与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论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要求全面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显然,这一定位与当下国家面临的宏观形势直接相关,对于教育为解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寄予厚望。我们务必要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国家战略需求角度深刻认知这一变化,这不仅仅是陶醉于教育地位的提高,更需要认识到是急迫任务。

  12 考研大规模异地借考

  2023年研究生考试成为历史上最艰难的考试

  考研报名人数虽然继续增加至474万人,但与去年21%的增长率相比,今年同比仅增长3%,出现大幅回落。在国考延期的背景下,2023年研究生考试坚持按原时间举行,带来了各种争议。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风险,第一次开启大规模异地借考模式,并根据考生核酸情况,开设“阴阳考场”,大幅增加了考务组织的艰难性。

  躺平推迟考试是容易的,坚持正常进行实际上需要付出更多,此次考务的复杂性就是一例。公共政策的决策往往是艰难的,不得不考虑大局与大多数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