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太难了,这几个省市的学生难上加难!因为……
2020年有多难,2020届高考生就再加10倍的苦。网上有一句对今年高中生的扎心总结。
新高考改革堵住了复读的后路,艺考政策继续收紧,一月份自主招生宣布取消,之后……
便遇上了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开学延期、下学期被压缩、高考是否延迟尚无定论……
高考难度或不会因疫情而降低
那么,2020年高考难度会降低吗?这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一个话题。
毕竟,复习原本进度安排已被打乱,而且在家自学的效率不高,所以如果高考时间不推迟,降低高考分数线或者学校扩招可能会让学生们轻松一点。
对于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是一方面,历史经验也很重要。我们不妨来看看十七年前,“非典”时期高考试题是否降低了难度。
2003年高考一直被网友称为:高考分数线最低的一届高考。我们可以一起看看2002~2004年多个省市高考分数线情况。
图示数据来源于阳光高考平台,当时各省还未进行批次合并,图中文理科重点线多为一本线,本科线为二本线。
从整体情况看,2003年高考分数线较2002年有所下降,于2004年整体上升。以安徽省为例:2002年,安徽省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48分,但到了2003年直跌66分,仅有482分;而理科二本分数线,2002年为487分,2003年却只有431分,分数差值较大。
不少人认为,“非典”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年高考生的备考状态,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所以高考成绩下降看似是较为合理的。
但高考分数线降低真的跟“非典”直接相关吗?关系可能有但大概不大,分数降低与当年的数学高考卷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2003年许多高考生都倒在了全国数学卷面前,很多考生都是排着队哭着走出考场。其中,不乏很多平日里学习特别好的学霸,也都觉得自己考砸了。
分数出来后,也证实了这份试卷的难度,全国平均成绩只有50分左右。当年还流传着这么一段话:如果能考到100分以上,妥妥的大神级别;如果考到80分以上,就是985院校水平;60分以上就是优等生;45~50分是普通人。
由于数学卷难度过大,考生分数普遍下降,高考分数线跟着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高考分数线的划定会受到招生计划人数、考试难度、报考人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会仅仅因为某个事件出现变化。
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是具有高利害性的选拔性考试,不是通过性考试。对于通过性考试来说,因为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可以降低难度,这样可以保证每一年的通过率大体不变(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但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就没有必要了。所有考生是按照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适当难度的考试会增加区分度,有助于选出人才;简单的考试反而更没有区分度。
因此,2020年高考试题难度很大可能不会受疫情的影响。
新高考改革地区,难上加难
2020年,山东、天津、北京、海南4个省(市)作为第二批高考地区,试点实施新高考模式。对这4个地方的学生而言,2020年高考无疑将难上加难!
1新高考模式改革
新高考改革下,沿用多年的传统高考模式已经被改变,变动大、范围广,对于无数初次“试水”的考生而言,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自然具有不小的挑战性。
比如,北京新高考考试时间调整为4天;原本计划于2月底进行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全过程、全要素的模拟高考,以便让高三学生熟悉新高考的程序,目前也因为疫情推迟了,而之后是仍然组织一次全过程、全要素的模拟高考,还是改变方式、进行线上模拟,一切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面对新高考,很多考生或许依然还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没有前例、没有经验,老师相应的教学变化同样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考高分自然更加具有难度,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
2高考内容调整变化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内容自身有了变化和调整。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2020年高考考题将不再局限于课本,在创新性和实用性上有所提高,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了。想要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尽可能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不断拓展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应对。
而且,对于“老高考”,老师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比如,山东省使用了几年的全国卷,对于全国卷的题型、高频考点、考试题型,做题技巧、时间安排等方面, 老师们都了如指掌。
但新高考模式下,命题人员都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选修科目,不再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而是省内自己命题。命题人是什么风格?常考的考点有哪些?考试大纲没有了,老师的很多备考经验都用不上了,需要在新高考出现几年后才能形成新的备考经验。
以山东为例,2019年底组织的新高考首次模考,令所有人猝不及防!模考题型与2019年高考相比,各个科目变化都非常大。很多学生表示:语文“烤糊了”,数学“考懵了”,英语“考残了”,信心都没“考没了”。
3选科制影响
新高考中,传统的文理分科不复存在,学生采用的是“3+1+2“或者“3+3”的选科模式。
而选科的合理性与高考分数紧密相关,也影响着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很多学生因为没有选科经验或者受客观条件影响(比如,所报选科组合未达到学校规定的人数,调整为其他组合),很可能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或者不好选择专业的学科组合。
4报考志愿无数据参考
在传统高考时期,报考志愿遵循“学校+专业”的模式。学生先报学校,然后根据分数选择或者调剂专业。历年的学校投档线,是学生报考志愿的最重要依据。
但是,新高考报考志愿采取“专业+学校”的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在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下,考生直接被投档到学校的具体专业,不存在专业调剂。
平行志愿投档后也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退档考生不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只能参加剩余计划的下一次志愿填报和投档。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之前也提醒考生,2020年是改革元年,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改革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一定不要把这些数据直接拿来对照选择学校和专业。
5对手变得不确定
新高考模式下的“赋分制度”,对学生的冲击力也很大。因为,你的对手是谁?你的对手强不强大?这些信息,没有人能清楚知道,但是却决定着学生的最后成绩。
比如,一个学生物理不错,每次考80多分,但是高考能考多少分?这个谁都不知道!因为这受对手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对手不如你,你就能“赚便宜”,多赋分;如果对手比你强大,你就成了人家的“炮灰”。对手这么重要,但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有多厉害。你现在的试卷得分,基本上都不是你最后的得分,这种不确定性,对学生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新高考”政策下,缩小了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也同时减小试题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选考科目区分度降低,将会影响到同一分数段的竞争激烈程度。这意味着,靠优势学科拉高分数的可能性降低了,对考生来说最关键的是补短板。对于成绩偏后的学生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这些因素,因此影响自己的备考状态。毕竟,为了这场战役,每个人都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无论前方有多难,依然有无数人跟你一样,站在起跑线上、共同前行、面对挑战。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甩掉懒散,相信自己,朝着最后的目标坚定地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