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确定取消中考,高中实行登记入学!北京已有学校正式实施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意见明确提出:将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

  

  随即,北京西城区、东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官网公示试点学校名单和登记入学计划。

  两区将分别拿出3校260学位、2校160学位参与试点,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获得高中录取。

  无须通过中考分数,被录取的学生将不再参加中考志愿填报。

  

  这个文件一出,不光是北京的家长,全国的家长都炸锅了,很大一部家长表示这个举措不公平:

  彩虹小学六年一班家长群不凭成绩升学,凭什么?自主招生的水分太大了优质好高中凭啥标准收生呢?学区还是抽签?

  学校决定,那靠的就不一定是分数了……

  但其实仔细了解这五所学校就可以知道,这些高中都是两区中考录取分数线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

  属于那种普通中等学生不会考虑的水平,据说每年甚至招生还不够名额,因此对于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初三学生影响非常小。

  

  因此,高中登记入学更适合那些初中成绩相对靠后,特别是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但又不想上中职的学生,为他们增加了上普通高中的机会。

  实施登记入学,将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果登记入学未被录取,还可以通过6月份的中考争取就读普高的机会。

  当然,一旦被登记入学录取,也就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机会。

  

  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在全国确属首例,而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一举一动都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试点虽然在北京,却值得全国学生关注。

  北京高中的登记入学试点,会不会逐渐推广到所有学校,进而逐渐推向全国?下一步,全国所有高中会不会也采用这种登记入学方式?

  所以最近的家长朋友们纷纷开始关注这个变化,如果说真的全国推行,什么内容会成为高中招生的考核依据?

  从北京的考核标准来看,孩子的初中综合素养评价很关键,而素质教育的成果检验合格即可,总分70分的情况下不能低于42分。

  初中综合素养评价要求是B级以上,综合素养评价的主要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这次中考改革与其说是一次变革,倒不如说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

  天下父母苦中考久矣不是说说而已,中考是孩子学习生涯的第一道大坎,如果成功迈过就意味着孩子有机会升入理想的高中,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

  迈不过去就意味着孩子失去了以后上大学,乃至成为社会顶层的机会,所以初中阶段的父母是孩子学业生涯中最焦虑、最烦恼的一个阶段。

  谁也不想让孩子还在不知愁的年纪就早早放弃学业,被迫进入社会,但这个阶段却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在实施普职比之前,中考的录取比例为6:4,现在是5:5,一旦实施“登记入学”,那比例就很高了,理想状态下学生可以全部入学。

  北京的高中登记入学是高中多元化自主招生的一次试水,此次改革让很多普通学生拥有了一次进入高中学习的机会,不仅有利于考生和家长考试压力的缓解,其实也是为了扩大招生,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这是一个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如果不能做一个政策变化的先知先觉者,那就多花点精力培养孩子,在全面素质教育发展下,每个个体也要全面发展。

  即便时代在变,政策在变,但脑子里的知识不会变,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选拔性考试政策不会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