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就业计划!北京“硬核”班主任,所带班级就业率超9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大学生毕业季相较以往困难重重,但来自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的张保钦作为班主任,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深耕就业责任田。张保钦为所带班级建立 “一生一策”工作台账,精准指导学生就业,2020年就业率达到93.75%,还帮助学生顺利拿到加拿大Memorial University的offer。今天,就来一起走进张老师的故事。
张保钦,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教师。被评为北京联合大学“2020年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
受疫情影响,2020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作为机器人学院机械1801S2班的班主任,张保钦老师积极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方面和毕业生加强交流缓解毕业生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增强形势紧迫感,积极主动就业。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机械1801S2班共有30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3.75%。
培育时代担当意识,加强就业观念引导
“张老师,您不是常鼓励我们大学生服务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吗?疫情中逆行者前赴后继、驰援武汉的背影深深刻印在我的心中,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您知道疆藏专项招录工作什么时候开始吗?”,这已经是机械1801S2班党员吴征气同学第8次和张老师的就业咨询,他从刚开始对就业去向的迷惘,彷徨,到今天坚定不移地走上援疆工作,离不开张老师的循循善诱、淳淳教导。
张老师经常通过个体咨询、线上主题班会,培养学生们的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分析首都行业发展趋势,班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鼓励毕业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进行个人简历制作、面试与沟通技巧的培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厚植学业报国情怀,促进就业渠道拓展
作为毕业班班主任,张老师每天为同学解答就业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虽然疫情期间不能面对面交流,但是电话、微信不断传递张老师对毕业生的关怀与关爱。班级中有位同学渴望出国深造,但为一封导师推荐信而苦恼,张老师在就业摸底时了解到该情况后,立即排开手头工作,查阅大量资料,通宵达旦,几经易稿赶出推荐信并发给留学学校,又勉励该同学学业有成后报效祖国。这样关心学生的事情张老师每天都在“重复”,践行着“立德树人”的责任,保障该同学一审就取得了加拿大Memorial University的机械工程专业留学资格,该同学言语中透漏出对张老师的感激。
构建一生一策制度,深化就业指导帮扶
张老师在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与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电话连线等方式,及时转发招聘信息,保证就业信息传递渠道通畅、及时。通过对学生思想状况、就业意愿的了解,张老师建立 “一生一策”工作台账,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对学生积极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
在对班级同学的多次就业摸底工作中,有位同学自述他已经有了多个事业单位可以签约,让老师不用担心。在临近毕业,张老师询问该同学什么时间能签署三方协议的时候,该同学遗憾告诉张老师他在一家事业单位体检中因身体原因而被拒录,张老师明显听出了学生情绪的低落,他首先安抚学生的情绪,让该同学不要悲观,先调理好身体,然后张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与辅导员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督促学生的治疗工作。在张老师的关心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医疗干预,该同学身体逐渐好转,在离校前夕体检达标被某事业单位录用。
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强化就业服务担当
包裹承载的是行礼,寄托着张老师对同学们的牵挂、嘱托和期望。张老师对待班主任工作一直用心用情,在同学们不返校不离家的特殊时期,张老师不怕辛劳、不惧疲惫连续一周为毕业同学打包宿舍行李,每一件物品都经过视频连线与毕业生确认,视频连接着未能返校的学生和熟悉的宿舍,专升本班级京外生源多,行李也多,张老师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更多,一件件细心查找,一箱箱精心整理,一声声亲切问候,一次次往返搬运……,把对毕业生的牵挂与祝福融在行动中,装进行囊里,用爱与行动为学生书写下母校最后的温暖回忆,这种特殊的送别仪式,传递着张老师对学生的怀念之情、不舍之情和祝福之情。
“立德树人”不是一句口号,是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渗透出来的爱与关怀,张保钦老师默默坚守,持之以恒,用真心、真情服务着学生,感染着学生…
本文素材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