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学前教育观察②|公办幼儿园数量上去了,质量会被摊薄吗?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这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据广州市教育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1%,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7%。

广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的幼儿在做游戏。

这一比例的大幅提高,正是因为有一批民办园转为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家长们也在关心:幼儿园转制的同时,如何提质?

“不只是数量上的达标,更要以学位优质为保障、为前提。”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敏生表示,幼儿园要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保教质量,办成家门口好幼儿园。

广州学前教育观察①|公办园一位难求,民办园收费贵,怎么办?<<<

前段时间,广州市荔湾区协和幼儿园迎来4名新入职的男教师。“孩子们的变化非常明显,更喜欢由男老师带着做游戏、做操,尤其是小男生们自然散发出勇敢、担当的气质。”园长姚万琼介绍,该园有教职工108人,近5年新入职教师44人,为该园3个园区的班额扩充提供师资支撑。

在公办园扩容、民办园转制的过程中,教师编制如何落实?非在编教师待遇如何保障?

番禺区教育局副局长曾伟杰介绍,番禺区撬动资源,新设临聘人员补充机制,近三年分别核补临聘编制18、20、25名。

非在编教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广州各区积极解决非在编教师待遇问题,明确提出统筹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由区财政经费保障,为全区幼儿园配足配强师资队伍。”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介绍,目前天河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共有教职工2366名,持证上岗率达100%,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学历水平均达到大专及以上。

广州市天河区金穗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食品烹饪活动。

天河区金穗幼儿园园长徐云燕介绍,目前幼儿园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的待遇平均为税前12.07万元,相比五六年前翻了一番。

南沙区也出台了《广州市南沙区聘用制教师管理实施办法》《南沙区编外人员管理办法》等,全区公办园在编教师有158人,教职工不足部分采用外包服务的方式解决,率先招录了区属公办园编外聘用制教师38名,待遇比在编教师高10%。

民办幼儿园转制后,原有的教职工何去何从?待遇又如何保障?

广州要求,在对现有普惠性幼儿园实行差别化扶持的基础上,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津贴制度。

黄埔区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将逐年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稳定和优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列入年检及评优评先要求。去年,该区出台幼儿园教职工工资补助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市级学前教育生均补助经费和区级学前教育生均补助经费用于补助教职工津补贴,最高不得超过补助资金的50%,发放范围为区属自收自支类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职工人员。

华南师大教育黄埔区华贝幼儿园总园长俞志斌介绍,去年6月该园从民办园转为公办园后,对转制前的教师实行“愿留则留”原则,并且保障待遇不低于转制前。在待遇保障下,原有的教师全部留任,确保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办学的连续性。

华南师大教育黄埔区华贝幼儿园举行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

在解决教师的配备、保障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科学保教素质和能力,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期盼。

“近年来,我们多次举办区园长提高班、《指南》实验园园长课程高级研修班、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新入职教师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培训。”南沙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陈咏梅介绍,南沙区还深化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安排园长、骨干教师15人次赴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基地跟岗研修学习;省、市专项培训向幼儿教师倾斜,不断提升和丰富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2017年以来,广州共开设专门面向幼儿园园长、教师的课程超过500门次,培训约32.46万人次,课程包括《新时期幼儿园教师师德素养》《技术支持的幼儿园课堂教学》等,有效地提升幼儿园园长、教师的综合素养。

天河区金穗幼儿园的运动场上人影交错,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足球游戏,度过轻松的户外运动时光。

近年来,该园着力打造足球体育教育特色。幼儿通过足球运动激发了团队精神,提高了专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并从中学习遵守规则,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经过一系列足球师资的培训,我们的老师全部会踢球、会进行足球教学。”徐云燕介绍,该园围绕幼儿足球开展多个课题研究,探索解决场地、器材、师资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长久以来,学前教育存在教师数量不足、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职业荣誉感尤为重要。

广州教育系统通过教学、科研、研讨、培训等方式,持续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前、职后培养,不断提高师资的数量、质量及职业认同感,为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广州市天河区金穗幼儿园的幼儿在开展足球游戏。

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幼儿园以幼儿足球课程实践为主题,连续申报了2个省级课题。园长林远明介绍,该园在教育教学中将课题研究推进现实,承办荔湾区教育局组织的区内“体育活力联盟”活动;让教师带着优质课例深入贵州、连州帮扶园,达到以园连片、以园辐射,形成良好的幼儿教师研究足球游戏学习氛围。

“教科信训评五位一体推进,让幼儿园教师们有了更深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让真正的人才留得住、干得好。”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琨有感而发。

荔湾区通过“区-片-园”三级管理教研网络模式教研模式,定期以10个片区为单位组织共同教研,通过资源共享、教师跟岗、送教上门的形式,实现全区幼儿园携手进步;通过“1+3”蹲点教研,派出区教研员到特定幼儿园,结合实际选取急需解决的教研问题,通过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与微讲座三种方式,开展幼儿园的定点指导,实现以点带面的整体效应。

立足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需求,以教学研训一体的研究性活动不断倒逼教师更新观念、课程改革创优,才能促进学前教育实现内涵发展。

“我们从‘玩’的角度捕捉科学中的‘趣’,试着放慢脚步看看孩子喜欢玩什么,并和孩子一起玩。”广东省科学院幼儿园园长涂泽勇介绍,该园发挥省科学院科研院所和教育基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选择华南植物园、科技图书馆等8个基地,引导小朋友探索科学、发现科学;将科研院所专业人员请进园区做科普活动;以课题教研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在占地面积达40亩的广州市湾区实验幼儿园里,积木区、阅读区、角色表演区、安静区等幼儿活动区域有序区隔,孩子们或静或动,互不干扰。园长陈维妃介绍,该园自2019年开园以来,重点实施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研发的“文溪雅荷”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将具有广州特色的优秀课程元素运用到幼儿园实际教学中。

课程质量是保教质量的核心。“5080”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批新设的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这些新园区的课程质量如何保障?如何准确把握“去小学化”的要求?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启动“文溪雅荷”幼儿园实验课程研发,从主题整合课程、场景化课程和一日生活课程三个维度,融入本土文化,构建市级幼儿园地方课程资源,从课程供给侧入手,保证课程理念、内容和实施过程的基本质量。

去年1月,广州发布了“文溪雅荷”幼儿园社区场景化课程地图,其中包含80个社区场景,遍及广州市11个区,涵盖人文场景、场馆场景、自然场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余荫山房、海印桥、粤剧博物馆等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富有教育意义的标志性场景纷纷入选。

荔湾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周美斌介绍,荔湾区开展市“文溪雅荷”课程实践研究和区“醒目课程”地方课程实践研究,提升课程质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学前教育品牌;同时借力中国教科院专家团队,开展“一园一品”工程项目,10所教育行政办园率先构建园本教育品牌,如协和幼儿园“和乐教育”、广雅幼儿园“雅乐教育”、芳村幼儿园“和芳教育”等。

幼儿园虽然不“上课”,但必须有科学的课程作为日常活动的指导。

小班为幼儿提供不同造型、壶口大小不一的水壶,以便他们自行倒水;让中班的孩子自主选择进食水果的时间、餐具和品种;大班孩子在“签名墙”画名字考勤,不由老师统一点名;后勤人员与美术老师一起设计让儿童看得懂的每日食谱,充分体现儿童是幼儿园的小主人……这是广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幼儿自主性活动课程”的日常呈现。

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的幼儿给摩天轮做秋千。

广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园长谭加颖介绍,该园秉承让幼儿可以“自由身心,快乐成长”,早在2012年就出版园本课程《幼儿自主性活动整合课程》,并不断迭代更新,探索建立以儿童为本、以游戏为体的呼应式探究学习课程。

民办幼儿园转制后,如何优化课程,实现提质?

“首先,我们进行了环境升级改造,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学习和游戏环境。”番禺区旧水坑幼儿园园长李灿丽介绍,该园在2019年从民办园转为公办园后,政府投入360万元进行园所环境、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设置了跑道、沙地,完善升级了音乐室、图书室、科学室、游戏活动综合室等功能室,教室也增设了供孩子学习和游戏的教具。“孩子们有了更为宽敞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老师们也有了更好的教学条件,可以优化课程设计、开展更多样化的教学。”李灿丽说。

华南师大教育黄埔区华贝幼儿园教师谢静介绍,幼儿园从民办转为华南师大教育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公办幼儿园之后,依靠举办者丰富的教育办学经验加强教师培训,进行课程优化。同时,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才艺展示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实现“5080”,不单为了提高学位的数量,还要形成优质公办园带动普惠民办园的工作机制,引领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家门口”幼儿园变得更优质、更普惠。

“在精准规划、保障完成‘5080’需求的基础上,我们一直聚焦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探索幼教联盟共建的创新模式。”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晓介绍,越秀区自2019年起探索建立三个幼教联盟,分别是东方红幼儿教联盟、中六百语荟幼教联盟、市一青阳生态幼教联盟,共有18所幼儿园参与。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是市一青阳生态幼教联盟的领头园。“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生态教育,曾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该园党委书记于美华表示,幼教联盟的成员园之间并非简单的帮扶关系,“大家对生态教育有同样的研究兴趣,联合起来共同成长。我们去年立项的省级科学保教项目,就请联盟园参与进来,共同构建有广东特色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广钢和苑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

广州市教育局出台《广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方案》,明确9项关键指标,并实施两年一次的监测,聚焦质量评估的诊断、调控、导向功能,开展经验推广与帮扶、建立质量监测常模等机制研究。

近两年,在全市质量监测的基础上,番禺区开展分级量化考核试点、天河区开展常态化、标准化保教质量考核,对后续建立全市性的阳光评价工程积累了前期数据和操作经验。

“公办园、民办园都是办好学前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王建辉说,天河区将208所幼儿园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教研责任区,分别安排专职教研员担任责任人,无论教师来自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只要教研水平高,都可以担任责任人。

同时,天河区实行幼儿园结对发展与帮扶机制,公办、民办共86所幼儿园以按需指导、精准扶持为原则,采取“一对二”的形式,由一所优质幼儿园为两所相对薄弱的幼儿园提供指导,其中,优质园包括公办园、民办园。“我们明确了细致的考核验收要求,以保障帮扶效果。”王建辉说。

“要继续落实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制度短板,激发办园活力。”陈敏生表示,将继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保教,健全治理体系,实现依法依规办园治园,打造广州学前教育品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 钟哲;李细华;马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