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你有病吗”,医学生内部聊天记录流出,这也太直白了
都说医学生很苦,一个学期下来要考二十几门课程。一整套医学教材被人称为《蓝色生死恋》,读完了之后人变强了,但是头发也变秃了。
所以说医学生天生就要承担着比别人更重大的学习任务,可是奈何现在的大学生都很沙雕,大家聚在一起,总有欢乐的时光。再平凡的生活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医学生遇上了医学生总是更有共同语言,就像不同专业的学生聚在一起,彼此说话的时候,不能用专业术语,是和自己同班同学,那就放开多了。
最近一学生内部的一段聊天记录走红,让人看到了这群同学平日里私下交流有多么直白,多么直言不讳。如果跟别人交流,那你肯定觉得会有些冒犯。
医学生之间会直接问对方,小姐姐,你有病吗?你有寄生虫吗?你有精神病或者传染病吗?好家伙,这一连串问下来,对方估计已经气死了。
但实际上这种对话发生的频率相当之高,只是医学生在互相问你有没有各种专业书而已。但是直接把书的全名念出来未免有些太麻烦了,所以就简化成各种病。
更有的医学生被逼急了,直接在几百人的大群里面问谁有精神病,谁有皮肤病,谁想卖五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这里进行什么犯罪现场,其实只是大家在互相买专业书。
更厉害的是,在群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位同学兴奋的大喊,来了,来了,我有精神病!我出售五官!给人的听觉感受就是又吓人又搞笑。
所以说医学生的日子真的是苦中作乐,当然社会上也有很多检验一名医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这就是为什么医学生一般不敢随意去医院。
别人去医院看医生都会很自然,可是医学生必须要把自己伪装起来,千万不能把医生错说成老师,否则就会变成当场大型考试现场。
医生们也是丝毫不含糊,发现了你是医学生之后立马抓你来帮忙打下手。要么让你帮忙给病人量血压,要么让你写病例,总之医学生去看病,自己的病就被忽视了。
还有的医学生说出自己的痛经历,自己已经很难受了,结果去看病的时候,医生就是自己的老师,非要考考自己,让医学生给自己开药,开错了后果全自负。
首先,如果家庭条件不好,为三无家庭的学生,最好不要轻易选择学医。三无家庭的学子自身没有强大的资源,也没有人脉和资金支撑。
但是医学生这条路是非常艰难的,最好家里已经有医生的资源,可以帮你安排去三甲医院工作,或者是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为了你脱产学习,完全没压力。
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非常不适合学医,在临床医学领域,医生肯定是需要解剖各种尸体的。但是看不得血腥场面的学生,连这基础的一关都撑不过去。
而且个人能力强弱跟个人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没太大关系,哪怕你的成绩很优秀,但就看不得这些场面,那学医真的是就白费了。
另外,父母希望子女赶快赚大钱,学生本人也比较急功近利的,基本上并不适合学医。一旦走上学习这条路,那么培养时间起码十年打底。
医学生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一般要连着一起读才能有成效,接下来还要经历为期几年的规培。最后经历一系列磨炼才能成熟,正式出山成为医生。
所以说学医真的是一条慢工出细活的道路,学生想要快速成功,基本上不可能,因为想要学完庞杂的医学知识也得时间来磨练。
如果自己没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就成为医生,那么明显是对社会和未来的病人不负责任。正规的医院也不可能收你这样的人。
人要现实一点,就得看清每个专业所需的人才以及背后的家庭是否支持。学医真的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普通家庭承受的压力过大,也没有能力去培养医学生。
除了一些学习能力超强,天资过人,并且对医学也非常感兴趣的同学之外,大家在走上这条路之前,的确都应该再三思考。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是非常普遍的,可是过分的期待,有的时候带来的只会是更大的惊吓。不要用学生的前途做赌注。
那么你认为条件不好的学生应该学医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