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那些著名“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意思是指:“大学的方向,在于彰显我们自身本来应该具有的光明的德行,在于亲近民众,使人人恢复原本就有的美好的品质,在于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回归到圆满的本性中来。”
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加是修习品德,培养修养的场所,建立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锻炼学生对事物进行批判的能力。
博洛尼亚大学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公认的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建立于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著名校友包括:但丁、彼特拉克、丢勒、哥尔多尼、哥白尼、马可尼等。
上一期我们讲述了中国古代的“高考”,这一期讲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大学”,这里的“大学”,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私塾,其性质的确与现代的大学相仿,都是为了培养人才,修养心智的场所。
下面我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古代那些著名“大学”吧,看看有没有你们那里的。
01孔子的私塾
孔子孔子可以说是古代“大学”的创始人了,私塾的概念就是从这开始慢慢形成的,孔子开创了儒学思想,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后来的私塾都要摆放孔圣人的画像。
当时知识都掌握在王公贵族的手中,普通人想要学习知识,都已经困难重重了,更别说开创私学。而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贵族之后,孔子早年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家道中落,身上也没有贵族的恶习。孔子,热爱学习,也热爱思考,于是开始了周游列国,逐渐所见所闻多了,自己的思想也逐渐建立起来。孔子并不吝啬,将自己的所学所感都倾囊相授给想要向他学习的人。逐渐形成了私学。
但是孔子的私塾并没有一个固定名字,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是找一些草垛,空地,或者大树下进行讲座,虽然基础设施很简陋,但是大家求学若渴。孔子三十岁办私塾,教书育人,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
02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
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时期开始办学,宋代时,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战事,清代康熙时重建,期间,先后在该书院任教的名人有,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王守仁、李纲、范纯仁等。
03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岳麓书院也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大门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横批:岳麓书院。此联大意是:楚地有人才,且在此地汇聚。此联虽然只有四言,但是简约有力,饱含气势。在岳麓书院有关的名人包括:朱熹、左宗棠、曾国藩、王夫之等等。
04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这个地方隐居读书,李渤养一头”白鹿”,但是这个鹿比较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面这个书院也称为白鹿洞书院。与白鹿洞书院有关的名人包括:朱熹(怎么哪里都有他?哈哈哈)、陆九渊、赵葵、魏了翁、李燔、利玛窦(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葛寅亮等等。
05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南湖畔,始建于五代后晋时期。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与应天府书院有关的名人包括:王安石、欧阳修、晏殊、范仲淹、富弼、曾巩 、石介、王尧臣(好多全是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关键人物)等等。
06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石鼓书院,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
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 与应天府书院有关的名人包括:韩愈、苏轼、朱熹(又有他!文学大家,跨校执教)、曾国藩、王夫之、徐霞客、齐白石等等。
07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与其相关的名人包括:程颢、程颐、杨时、顾宪成、刘元珍等等。
“校训”是“读书、讲学、爱国”。
08武夷书院
武夷书院武夷书院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又称紫阳书院、朱文公祠,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与其相关的名人包括:朱熹、朱洵、朱澍、刘彦集、刘甫等
09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鹅湖书院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北麓,始建于南宋,现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修建,多为明清建筑。
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
与其相关的名人包括:朱熹(哪里都是你~写了这篇文章,我才发现你原来那么厉害)、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
10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万松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改名为为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原来叫做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万松书院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三年的绝美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与其相关的名人包括:王阳明、齐召南等。
看完各个古代著名“大学”,诸位读者作何感想,这些书院有没有在你们那里呢?可以留言告诉我哦,反正我是对朱熹老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在这一定要插入一张朱熹老先生的画像。
朱熹最后祝愿各位即将高考的学子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加关注吧,不胜感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
百度百科-以上各个书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