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绵阳,高考693!绵中实验辟谣!
寒门!状元!死!
当这些自带化学效应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毫无疑问地形成了网络焦点。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再次刷屏。
简单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聪颖过人的寒门学子,通过勤奋努力实现人生逆袭考上名校,读书期间勤工俭学,工作后埋头苦干,攒钱供妹妹读书,却因为人正直,工作后不帮富二代作弊、不为老板做假账而处处人生受限。更为悲剧的是,25岁就因胃癌早逝。
随着主人公寒门状元“周有择”的悲惨一生和网友们持续不断地爆料,成功将不少人的目光吸引到四川绵阳。
原因为何?
因为有网友称:寒门状元“周有择”的学校为绵中实验。
01
绵中实验辟谣:学校不曾有这位“状元学生”
为何说是绵中实验的学生呢?网友们通过比对文章中照片与绵中实验的VR全景,发现有相似教学楼和石碑等景观。有媒体联系到两位曾经在绵中实验就读的学生,两位学生分别确认了文章中出现的学校为绵中实验。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文章插图
绵中实验官网VR景观
而通过绵中实验官网发布的《2013年高考喜报》中提到,2013届学生为绵中实验首届高考生。当年高考,绵阳市理科全市前十名中,该校考进1人。
另据当年媒体报道,2013年绵阳市理科状元为绵阳中学的段了了,成绩是701分,而非“状元”一文中配图显示的绵中实验和“周有择”的693分。2013年6月24日,四川新闻网刊发了对当年绵阳理科状元段了了的专访:《化学竞赛的“金牌选手》。报道中记述,“段了了出生在广安岳池县罗渡镇,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是中学政治老师。”与“寒门状元”一文中,家庭拮据,还要支付妹妹学费的“周有择”完全不同。
2013年绵阳中学官微发布高考喜讯,段了了以701分获得绵阳市理科高考状元。
据绵中实验官网,绵中实验的补习班是由绵阳中学补习班搬迁而来,记者联系到绵中实验补习班的一位招生组长马老师,她告诉记者,绵中实验还没有出过高考状元。
此外,两位学生告诉记者,文章中提到的许多细节存在问题。“学校操场是2013年上半年才修好的。”但尹同学注意到,文章中标注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而学校也没有给学生免费发放过牛奶。
根据以上信息,有网友发现《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热门网文内容的真实性实在经不起推敲。
02
火爆网文遭众多质疑
真人真事,还是毒鸡汤?虎嗅网有理有据的分析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03
网友也发现了很多疑点:
@学术状态帝:还有文章图片里给出了他的学校,为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他们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毕业于2014年,此前还没招生呢,真不知道这位高考状元怎么2013年从这里毕业的……
@一派7:从学生角度讲,全省最好生源(前三)的重点班所在市的理科状元,高考仅仅是省前500名?从会计角度讲,大家编故事的时候能不能不要用“老板让做假账”这个梗了,真账假账这件事,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真的不是!
@AsteroidBlue:文中还说“他拒绝了老板让他做假账,尽管有一笔重金”。到底是什么老板会让刚工作一年的员工做假账啊…名校毕业生为啥会沦落到这种可疑的小作坊里??而且能不能不要这么瞧不起做假账啊喂!!做假账真的是需要经验的又不是有钱就能做新员工第一年能把表配平就万事大吉了!
@糖biu了个biu:第一年做报表头发都快薅秃了,还做假账,怕不是个人吧?
@花剪月:大学去麦当劳打工17块一个小时,那个年代我同学在肯德基打工,干了两年,才从8.2涨到了12块,麦当劳凭啥给17块?
@RECYCLEB1N:25岁的同学有阿里p7,工作两年的本科生能在阿里到p7 ??
04
创作团队回应:故事属实,为保护当事人修改细节。
而关于以上网友们的质疑,昨日,《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创作团队也出来回应,故事属实,为保护当事人修改细节。
截图显示,杨乐多称刷屏文中所描述“事情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很多细节我们做了修改,是为了保护当事人”。
而针对被网友指责文章多处出现的逻辑bug,该团队回应称,是为了保护文中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和其他同学、老师的信息,在细节上,做了许多真实情况的模糊化处理,包括学生省份、一些细节的时间线、分数、公司、原本的照片等等。
而从29日晚上该创作团队发出来本篇文章后,迅速在微信上走红,但是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和质疑,该文章也遭到多方面举报,最终被微信屏蔽,原因是“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与此同时,该公众号主业点击更多消息提示,“你好,经大量用户投诉,次账号存在违规行为,已限制跳转到小主页”。虽未被封号,但已经被“冷冻”,过往文章大多已经无法查看。
而关于寒门状元的真相到底如何呢?现在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我们期待后续事件的调查结果。面对当下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也是传播者,不论是对于自媒体还是对于个人而言,对于网络信息,一定要学会甄别。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且行且珍惜!
最后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
一个真正用心活过的人
“用心”很重要
“真”更重要
声明:文章内容综合自虎嗅网、微博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