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正式列入课表,看德阳中小学如何上好这门课→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德阳各学校也纷纷将劳动课纳入新课表。
如何将劳动教育办成特色课?
“劳动教育”改革之路该怎么走?
近日
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学校
↓↓↓
在德阳市岷山路小学,同学们正在学校楼顶的百草园给植物施肥、浇水。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区,还落实了分包责任。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我们学校一起设立了中草药种植基地,让孩子爱劳动的同时,又了解了传统文化。”老师谢小花介绍道,学校一直比较重视劳动课,以前课表也有安排,现在根据国家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调整,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打造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谢小花老师说,下一步,学校还将加快筹建“五谷园”,为开展农事生产劳动教育提供阵地。
德阳市一小的劳动课程也颇具特色,除了日常的劳动课外,学校还有专门的厨艺教室。
“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趣味厨房的比拼活动,孩子们自己做菜,很有成就感。” 学生家长马女士告诉记者,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劳动课程,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劳动品质。
在旌阳区新中学校,孩子们正在学校开辟的种植基地劳动。
“学生不仅要自己种,也要自己收。既体会到劳惊悚片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该校校长刘昌国介绍,该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则利用假期,组织同学们在农庄开展劳动体验课堂,通过开展农具认知、种豆子、割红薯藤、喂养小动物等不同形式的劳动课程体验,指导学生开展秋季农事体验活动。
今年上半年,德阳市教育局等10部门印发了《德阳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了用3—5年时间,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质的劳动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