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发布,有何变化

  原标题:22年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发布,有何变化

  

  对比历次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可以发现新版目录延续了学术学位以一级学综艺科为单位进行分类、建设与管理的模式,同时在学科专业目录的内容结构、调整方向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出现了新的趋势。

  新增一批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在新版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下新增设了5个交叉学科,强化了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为培育新学科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新目录中,专业学位类别在数量和博士学位授予层次方面均实现大扩容,学位类别由原来的47个增加到6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36个。新目录中大量增加专业学位类别,更好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新版目录在编排格式上也有重大变化,具有相同学科基础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置于同一学科门类下,彰显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处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重要性的认识。

  注重学科内涵的更新优化。本次目录修订涉及调整的一级学科约20个,但一级学科总量增加并不多,仅从旧版目录中的113个增加到新版中的117个。究其原因,主要是本次目录修订坚持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的辩证统一,将学科数量增减与学科内涵建设有机结合,一方面,文理基础学科目录保持了稳定性,仅根据学科内涵对部分已有一级学科进行更名、合并或类型调整;另一方面,新目录中一级学科设置坚持有增有减,重点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科,同时对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

  创新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模式。本次新目录发布的同时,主管部门将另行下发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发展清单,清单每年动态调整编制学科专业名单。目录加清单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目录缺少灵活性与开放性,调整周期较长,及时更新机制缺乏,对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急需人才需求响应不及时等诸多难点,在学科专业设置的总体稳定性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快速变化的灵活性之间达成了有效平衡。这种融合互补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既注重了目录的规范引导功能,又强调了响应需求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引导学位授予单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李海生 一、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

  二、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需按照新版目录开展对应调整的,具体调整办法另行通知。

  三、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结果,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按新版目录进行。在校生及2022年启动招生、2023年9月入学学生的培养仍按原学科专业执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