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师范大学MPA拟录取分数分析 MPA项目介绍 林晨陪你考研
2022北京师范大学MPA拟录取分数分析 MPA项目介绍 林晨陪你考研北京
录取分数分析
从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MPA拟录取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共录取342人,其中:专项计划40人、全日制招生40人(全日制考生全为专项计划考生)、非全日制招生302人、珠海招生120人、北京招生222人。
从初试成绩看:全日制最高分195分、分数段在160-170之间居多;非全日制最高分238分、最低分172分,分数段在190-200之间居多。
从复试成绩看:复试最高分193.7分,最低分155.3分。复试分数差距较大,北师大MPA的复试考查内容包括时事与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和听力测试,管理学基本概念与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敏捷性、表达的逻辑性,以及继续培养的潜力等。复试总分值为200分。其中,时事与思想政治理论满分值50分,及格分30分;其他部分满分值150分,及格分90分;以上两部分的任意一部分低于及格分均为复试不合格。
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北京师范大学MPA在总成绩换算时,并没有像其他院校一样对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赋权(例如:初试占比70%,复试占比30%),而是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所以北师大的MPA复试和初试一样重要,非常考验同学们复试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发挥能力。
北师大MPA项目介绍
目前,在北京、珠海、新疆设有三个子项目,主要根据生源进行划分。北京项目是最早的项目,始于2001年,生源主要来自北京。目前,北京项目每年招收100多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中央政府部门和北京市公职人员。珠海和新疆项目是新设项目,珠海项目始于2019年,依托北师大珠海校区,招收广东省生源。目前,平均每年招收八十多名学生,主要是广东省和下辖市公职人员(如广州、珠海、深圳)。新疆项目于2018年启动,平均每年招收30多名学生,均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京、珠海和新疆项目的招生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要求相同。三个项目之间唯一区别在于生源。
专业培养方向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的关键问题。本学科方向以我国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组织的工作人员为培养对象,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术研讨、撰写学位论文等方式,开展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社会实践课、学位论文设计与撰写等培养教育;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深入学习和掌握国家各项人力资源制度和政策、人才政策与人才规划、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领导理论与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各领域具体实践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从而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跨学科、创新性、研究型卓越管理人才,成为推动各行各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贡献者。
(2)政府经济与公共服务
此方向主要以政府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在掌握政府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宏观经济政策、公共财政与预算、政府规制、城市经济,及社会保障、住房政策、城市管理和政务信息化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政府经济管理过程和经济政策效果,及推动政府创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能力。
(3)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管理
自然资源与国土规划管理方向主要面向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测绘与地理信息、城乡规划、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或事业单位,以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管理为研究领域,对涉及自然资源、国土空间、不动产等领域的利用、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等相关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社会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培养熟悉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管理法规、程序和方法,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4)数字政府与数据治理
此方向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需要,聚焦数字政府和数据治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培养既能洞察政务大数据价值又能推动数据赋能实际业务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以各级政府公务员、各类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为培养对象,通过公共管理、大数据技术与方法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及国内外实践案例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技术与数据驱动下的政府治理变革,具备在创新行政管理及服务方式中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进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本方向配备了具有跨学科优势的优秀师资,并依托政府管理学院的政府大数据研究中心和服务型政府研究中心为培养基地,为学生开展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5)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治理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丰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治理”(以下简称“本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农村治理研究中心,聚焦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三农”人才。本专业方向以各级政府公务员、领域相关从业人员为招生对象,针对“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重点围绕后精准扶贫时期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等相关议题,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规律、政策执行实践与创新机制、土地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村基层治理与数字乡村等为研究内容,结合全国MPA教指委核心课程要求建立综合科学的培养体系,通过了解定量研究、案例研究等重要方法,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分析工具,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基层工作。该方向将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积极为“三农”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服务。
(6)公共卫生与应急
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方向致力于打造中国应急管理与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教育平台,主要面向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的管理决策部门,提升学员的风险治理、应急管理、公共卫生领域的管理技能与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专业管理人才。
该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具备应急管理职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创新理念、思维方法和职业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有关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危机沟通、应急保障等应急管理领域的实务工作;同时掌握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管理和医疗保险管理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
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立足中国现实、借鉴国际经验”,开设与应急管理基础理论、风险管理实务工作、应急决策实际操作、基层治理、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等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培养中,即注重国际视角、更关注对中国特色与优势的阐述,课堂教学与管理实践并重,尤其是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
组织关系与户口
关于组织关系
因报考MPA专业的考生均为在职研究生,考虑到各位考生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实际情况,各位考生的党组织关系继续留存原单位。如有疑问请联系010-58809245。
关于户口迁移
因报考MPA专业的考生均为定向培养类别,定向就业生(即人事档案不转入北师大的研究生)户口不能迁移。
学制及学费
学制及培养
我校MPA录取后,于2020年9月入学,学制3年。非全日制学生主要采用周末为主的形式上课。
我校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课堂教学与管理实践并重,注重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培养。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社会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写作等,并根据培养方向开设相应的方向课程。
学生在学制年限内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学费及住宿
我校MPA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费总额7.8万元,分三学年平均缴纳,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2.6万元。
我校MPA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校不安排住宿,由学生自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