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政协常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协商发言摘登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
周俊峰委员代表民建常德市委会发言
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过四年的培育发展,形成了“优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打造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全市270余家中小企业实现“破零倍增”,授权发明专利近400件。建议:
1、聚焦未来趋势,明晰“朝哪走、怎么走”。纵向上形成“种子孕育”、“培育辅导”、“入围提升”三个层次的梯次配备;横向上突出“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份额提升型”、“人无我有名片型”、“新技术新趋势赛道起飞型”三类企业的谋划布局和筛选。将工作重心适当向“培强”转移,集中在“四基”领域发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领域)。
2、聚焦企业需求,实现“要什么、给什么”。建立人才储备库,出台专精特新企业人才新政,提供低费率政策性融资担保,定制专精特新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培引一批第三方外包型服务机构,建立专精特新专属服务区,实行“服务专员制”、“顾问制”,专人做好贴身服务。
3.聚焦申报条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在供应链方面,整合优化物流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多拼车、拼船机会;在产业链方面,推动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在用电方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重点保障专精特新企业供电需求。
复兴常德水运 实现交通建设新突破
雷杰委员代表致公党常德市委会发言
常德区位优势显著,水域资源丰富,现有水路运输企业43家,约占全省10%,居全省前列。在册船舶1549艘,有千吨级以上货运码头7个、泊位16个,水运体系完整。复兴常德水运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应多维度实现全新超越。建议:
1.改善航道条件是水运复兴的必要前提。一是积极推动松虎航道前期建设。二是提升马凌航道等级。三是稳步推进常鲇航道、石澧航道建设。四是加快整修碍航船闸。
2.港口集群化发展是水运复兴的重要基石。一是推进常德港总体规划编制审批。二是督促盐田港公司加快德山二期项目的内审程序。三是协调合资公司与财鑫集团、鼎城区就盐关码头及蒿子港码头合作商谈。
3.产业发展是水运复兴的强大支撑。一是做大做强重点产业。以四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统筹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激发水运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建成以“三区四网”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枢纽,构建内畅外联网络,为水运复兴提供物流支撑。三是发展高品质旅游客运。充分利用好西洞庭湖、柳叶湖穿紫河、桃花源秦溪、石门仙阳湖等旅游航道,开发水上旅游项目、配套产品,培育高品质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推动旅游航运兴盛。
4.服务提质是水运复兴的坚强保障。一是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二是创新口岸监管模式。三是加快公用锚地建设。
让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易建志委员代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前我市农业融资有需求、有成效,也有难点,还有提升空间。建议:
1.健全征信方式,保障金融政策的精准性。在农村不定期开展惠农金融知识讲座,完善涉农主体增信机制和涉农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将现有信用信息平台与农村产权流转市场等涉农信用信息进行融合。
2.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金融组织的积极性。落实涉农信贷尽职免责制度,优先向乡村振兴领域配置低成本资金。加大乡村道路交通、物流通信、供水供电、教育卫生、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等领域金融支持。切实提升涉农主体融资便利度,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
3.创新融资产品,满足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引导全市涉农银行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推出立足粮食、种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贷款产品,立足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加工企业等不同涉农主体设计贷款产品。创新一批适合三农产业的无抵押信贷产品。
4.畅通办理渠道,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实行农户信息采集电子化管理,真正实现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办贷”的愿望。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手把手”、零距离的方式提升“最后一公里”农村金融服务质效。
巩固“1+N”综合发展模式 推动烟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彭旭娟委员代表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发言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烟草产业已基本形成了覆盖烟叶、烟机、辅料、卷烟生产及包装印刷、仓储物流、卷烟销售等上、中、下游各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但产业链上依然存在“堵点”和“断点”亟待化解。建议:
1.政企联动增产能。力争更多的原料采购、物流运输指标向本地企业倾斜,切实解决金鹏印务、芙蓉实业、芙蓉大亚化纤、芙蓉物流等中烟系配套企业的产能闲置、产能过剩问题。通过政企合力,充分激活本地烟草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精准招商补短板。建议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向“纵队作战、链式发展”转变,做多做实配套企业,不断提升本地产业供应链的“内循环”。引进烟叶生产辅助、卷烟材料和高附加值零部件的配套企业。编制全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开展精准对接、集中攻坚,引进一批配套企业来常。
3.产业延伸促融合。大力布局相关非烟产业,探索形成“烟+稻”、“烟+菜”、“烟+果”等“烟+N”的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烟叶与多元产业协同发展。
4.聚力创新谋发展。一是推动卷烟生产结构调整。二是推动烟草企业积极拓展非烟项目。
5.政策扶持强保障。进一步加强对烟草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大涉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针对下游供应链的优质中小微企业给予定向扶持。
撬动消费市场 提振经济活力
王恒明委员代表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发言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消费市场明显紧缩,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前居民的消费习惯。如何撬动消费市场、提振经济活力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建议:
1.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抢抓时代窗口。一是构建电商综合平台。大力培育本地电子商务营销及代运营服务商,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商平台企业落户常德。二是打通电商服务链条。引导各区县(市)电商企业抱团发展,构建电商企业集聚协同新格局。三是拓展电商营销渠道。建议商务、文旅等部门加大对电商新型营销模式的推广运用,引导培育一批抖音、小红书“大V”。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驱动经济活力。一是立足本土优势挖掘市场潜力。二是瞄准新兴产业对接市场需求。三是盘活文旅资源带动市场消费,让常德人在常德旅游消费、周边市州居民来常德旅游消费成为新常态。
3.撬动居民消费潜能,拉动增长引擎。一是做大市场经济体量。应大力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壮大园区企业经济体量。二是刺激市场消费需求。通过举办汽车博览会、家电家居建材专卖促销、线上房交会、年货节等主题活动,提振大宗商品消费。三是提升市场产品品质。一方面,要加强对本土企业的品牌化塑造,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本土商品市场的品质监管力度,让常德产品抢滩登陆、走出常德、走出国门。
加强系统保护 再现秀美洞庭
贵雅兰委员代表市政协汉寿县活动组发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洞庭湖生态保护,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修复重大工程,湿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保护好美丽的西洞庭湖,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建议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打造西洞庭湖名片,在市级层面统筹推进西洞庭湖国家公园创建,突出“湖”元素,做活“水”文章,将西洞庭湖打造成常德最靓丽的生态名片。
2.拓展资金渠道。一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强大型生态项目建设、西洞庭湖区基础设施建设奖补。二是建立权益交易机制。探索建立各项权益交易制度,使保护者可以通过生态产品交易获得收益。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议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及各类开发性基金支持。
3.编制专项规划。一是出台补偿实施方案。建议组织编制西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专项规划,制定补偿实施方案,二是制定湿地保护规划。积极争取湿地补助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湿地保护、修复以及环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4.有效利用资源。一是建立保护与开发同步发展机制,鼓励和引导西洞庭湖发展生态产业。二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支持和扶持西洞庭湖湿地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探索实践。三是加大生态产业融合力度,探索重点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保护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绿色转型模式。
发挥“两酒”龙头作用 做大做强白酒产业
赵晓波委员代表市政协经济科技和外事委发言
常德酿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酒业基础扎实。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消费升级,白酒行业发展版图更迭,从行业趋势、政策扶持、区域竞争等方面来看,我市白酒产业做大做强正面临新的有利时机。建议:
1.坚持品牌战略,找准市场定位。科学制定白酒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企业要从历史文化、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入手,提炼品牌核心价值。“两酒”应探索各自的主攻方向。
2.创新营销策略,做大产业集群。灵活使用“品牌+价格+团购”等销售模式,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本地白酒企业与常德异地商会、异地常德商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稳定优质原料,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常德工业名品录》采用本地工业包材,带动常德包装业、制造业、物流业的集群发展。
3.突出人才导向,壮大专业队伍。引进酿酒品酒、品牌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专业人才,在住房、津贴、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探索“政校园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定期举办“德酒企业家”、“德酒营销骨干”、“德酒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为德酒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撑。
4.强化行业监管,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强化酒类市场监督管理,加大对武陵、德山两酒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维护两酒的品牌形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快发展城市“夜经济”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范艳萍委员代表市政协武陵区活动组发言
常德市作为新兴旅游城市,如何加快发展城市“夜经济”,已成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突破口。建议:
1.坚持政策为先,把握夜间经济发展新形势。出台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营造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推动夜间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坚持规划在前,优化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整合我市万达商城、欢乐城商城、河街、柳叶湖等商圈资源,推动城市小散商业体集聚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夜间经济示范区,构建资源互补、功能分区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夜间经济快速发展。
3.坚持创新为王,拓展夜间经济发展新业态。将餐饮、娱乐、购物等从“分散粗放经营”集聚到“规模精细经营”。引进各地知名特色小吃、餐饮、特产等,做好规范管理,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等活动,最大限度引导消费流、资金流及口碑流。推动夜间经济业态逐渐从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传统业态向演艺、文化、艺术、会展等新兴业态拓展延伸。举办常德丝弦演艺汇、河街码头文化表演等富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夜间主题活动,抓住市场消费热点。
4.坚持品质为基,营造夜间经济发展新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水电气供给,着重完善夜间装饰照明、网络通讯、公共厕所、公交等配套设施。推行“诚信经营商户”、“优质商户”星级评比并在门店外“挂牌亮星”活动,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开展自律管理和精益服务,为消费者创战争片造优质体验。
住宅装修不能随心所欲 安全监管必须重拳出击
毛武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常德市委会发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房屋的设计美观、空间利用等越来越看重,一些随心所欲的装修行为也更为普遍。今年来,市长热线共受理此类投诉103件,加强住宅装修安全监管已刻不容缓。建议:
1.加强法律宣传。建议属地政府及工信、住建、城管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对已查处的涉及违法装修的业主、企业、从业人员等及时曝光,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合法的企业。
2.创新监管手段。建议尽快出台《常德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明确责任部门和监管范围。建立“一案三查”制度,强化业主、企业、物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巡查、发现、劝阻、报告、处置、评估工作机制,形成有效的责任闭环。
3.抓好源头管控。通过建立装修准入验收机制、制定业主管理规约、签订告知承诺书等,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职责。运用大数据监管平台,建立小区安全台账信息化报送体系,将室内装饰安全纳入属地和行业安全生产考核内容。
4.强化日常执法。建议工信部门牵头组织对装修企业和装修项目开展日常巡查和定期抽查。对举报、投诉、移送的违法线索,由住建和城管部门联合现场处置。对发现的违规装修行为,坚决立案查处。
5.规范行业发展。严格查处无证施工、非法挂靠、使用假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装修游击队”的查处力度。要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装饰企业做大做强。
争创桃源国家高新区 打造常德发展新引擎
李廷芬委员代表市政协桃源县活动组发言
桃源高新区连续两年获评湖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连续九年获评省级先进园区,2022年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是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省级园区,争创国家高新区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建议:
1.在“平台优化”上下功夫,让“底气”更足。一是增强承载能力。二是完善配套功能。三是提升服务水平。
2.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让“块头”更大。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定位,编制专门发展战略规划和专项产业规划。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税收在千万、亿元以上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壮大外向型经济产业集群。
3.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让“拳头”更硬。着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及大国工匠,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智能制造、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储能材料、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等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落地桃源,填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空白”。围绕主特产业,链接知名高校、借智科研院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4.在“合力汇聚”上下功夫,让“冲劲”更强。桃源创建国家高新区对构建环市区国家级园区圈、提升市区经济首位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将争创桃源国家高新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市县协力、加强统筹,共同研究出台支持国家高新区创建的相关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