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济南等地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扩大公办园“辐射力”
形成合力,完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让孩子们都能走进幼儿园,接受知识启蒙,享受友情温暖,得到科学的饮食作息照料,是实现个人人生“起点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民族“百年树人”、涵养人力资源的第一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从乡村到城市,我们的记者进行了探访。——编者
回想起“大娃”上幼儿园时的窘境,家住济南市历下区锦屏家园的杨丽直言“二娃”幸运。2004年,杨丽的第一个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可她家附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只有家庭式运作的“托儿所”。为了让孩子接受更正规的学前保教,杨丽只能咬咬牙,把孩子送到8公里外的一家幼儿园,每天接送的往返时间往往超过1小时,搞得家长孩子身心俱疲。
2014年,杨丽家“二娃”就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就在离家不到100米的地方,2012年建起了公办幼儿园锦屏幼儿园。“锦屏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当时在全市都属于一流水平,解决了周边居民迫切的入园需求。”杨丽说。
杨丽的经历折射出近年来济南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公办园覆盖率越来越高,办园质量不断提升。历下区紫苑幼教集团园长吕蕴数同样见证了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刚参加工作时,历下区只有一所公办园,而现在,仅仅是我们紫苑幼教集团,就有4个园区,各园区间车程不超过10分钟,彻底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入园难问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紫苑幼教集团福地街分园第一届大班毕业幼儿。宁继霞摄
历下区教体局副局长丁宇介绍, 2018年至2020年,历下区共完成新建幼儿园12所,增加学位4000余个。
规模扩充、硬件提升后,师资跟得上吗?历下区探索的集团化办园,有效解决了幼儿园迅速增多后的师资配置问题。
历下区锦屏幼教集团园长许文娜说,大力发展公办园初期,确实都普遍面临缺乏优秀师资的问题。许文娜原本是历下区名校甸柳一小副校长,因为有幼师教育背景,被委派来到锦屏幼教集团担任园长。2019年6月历下区教体局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园”,先后成立了历下区第一实验幼教集团、紫苑幼教集团、锦屏幼教集团等9个幼教集团,以优质园所为龙头,辐射地域分园。
历下区教体局局长孟薇告诉记者,在集团内部,无论是经费还是师资,都由总园统一调配,避免撒芝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同时,教育集团实行“区管团聘园区用”教师管理模式,组建集团专项教研团队,完善教学研训一体化制度,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建成互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紫苑幼教集团财富中心分园2020年9月开园,其中骨干教师正是来自集团内部各个园区。吕蕴数介绍:“对于新开园,我们都会根据幼儿园硬件情况、周边小区环境、生源情况等,安排师资配备和教学计划,逐步凸显各自的办园优势,形成一园一品的特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济南市全面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2016—2019年,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35.9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7.84%。近3年来,全市新建、改扩建提升幼儿园280余处,增加学位约6.9万个,同时通过内部挖潜改造,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招生能力。目前,在公办园就读幼儿19.1万余人,占比超过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