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上海完善0-6岁托幼服务体系

9月20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对外透露,上海3岁以下的托育服务“多方参与”格局和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已经基本解决3至6岁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

针对3岁以下幼儿托育问题,陈群表示,上海市构建了面向所有家庭的3岁以下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成立市区两级早教指导中心。目前,全市近900个早教指导点已经覆盖所有街镇,3岁以下常住人口婴幼儿家庭接受一年6次以上有质量的免费科学育儿指导,占比已达98.2%。

同时,上海市率先构建托育机构管理制度、鼓励多方参与提供托育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集体办托儿所增加托班供给,将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托育机构。

陈群透露,截至8月底,上海市有391家幼儿园举办托班,加上35个托儿所和11个区办早教中心,提供托额约1.4万个;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143家,提供托额约1.1万个,另有200多所机构正在申办中。

此外,上海还加强托幼队伍建设、加大对托幼从业人员和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依托职业院校和开放大学,强化对育婴员、保育员、幼儿保健员、营养师等需要持证上岗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培训。

3至6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兜底保障的教育领域。多年来,上海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公共服务范畴,2006年至今已完成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8月,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也已发布实施。过程中,上海始终坚持“两手抓”策略,发展学前教育。

 

一方面,上海抓资源供给,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陈群透露,十八大以来,上海根据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持续优化资源布局与供给,严格落实住宅商品房小区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全市幼儿园增加226所,平均每年增加38所,幼儿园总数已达1627所,有效应对了人口生育高峰对学前教育资源提出的挑战。

同时,上海建立了以公办为主导的学前教育资源保障机制,超过60%的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超过70%的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国家2020年目标是原则上达到50%)。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97%(国家2020年目标是达到85%),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幼儿已达85%(国家2020年目标是达到80%)。

另一方面,上海市抓内涵提升,解决“保教有质量”问题。陈群表示,目前,上海市幼儿园普遍形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游戏、学习、生活、运动“四位一体”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一级及以上的优质幼儿园占41%,公办幼儿园已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持续提升。

此外,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幼儿园教职工数增加了2.1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增加1万人(10096人);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素养,新入职教师除需要教师资格证外,还需要进行1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目前上海所有幼儿园保教人员均100%持证上岗、100%在职培训,已有8位学前教育教师成为正高级教师,占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的6.9%。

陈群表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改进、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家庭提供差异化服务,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每一个街镇都至少开办1个普惠性托育点。同时,上海将规范托育服务市场,关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具备提供托育服务基本条件的少数机构;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形成财政综合奖补方案和方式,给托育点和托育机构相应政策优惠,促进托育服务普惠发展。

此外,上海市将持续扩大学前教育园舍资源,确保按常住人口每万人配建1所15个班左右的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公平、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尊重学前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防止保教工作“学科化”“小学化”倾向。未来三年,上海市将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将幼儿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