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反思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4.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2.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重难点)

  一、画面引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出一幅《暮江吟》所展现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课件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课件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名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同时,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着光芒。)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处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深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的理解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蕴含的哲理。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重难点)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不同角度看到的杨桃的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揭答:杨桃。)很奇怪吧?同样是杨桃,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大家听了之后就会明白了。(教师课件配图讲述《画杨桃》的故事)

  3.师: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同样是杨桃,差距就那么大了吧。其实呀,宋代的大诗人苏轼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咱们赶快一起去瞧瞧吧!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可以知道有关这首诗的哪些信息?(这是作者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石壁上的一首诗)

  2.检查预习,指读正音。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平翘舌。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美。

  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1.总结学习方法。

  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想一想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查字典理解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等。)

  2.小组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古诗后面的注释,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古诗的意思。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师随机指导。)

  3.交流学习收获。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2)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

  (岭: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峰:高耸入云、高峻挺拔。师相机板书岭和峰的简笔画。)

  四、品读诗歌,感悟道理

  1.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方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2.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个角度,看到了六种不同的结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到的景色也不同。)

  3.(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

  4.“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什么呢?(身在此山中)

  5.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地看。)

  6.深化体会,感悟诗情。

  师: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五、教师小结,背诵、默写古诗

  写庐山的诗,大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赞美庐山的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从而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处所在。我们一起来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重难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冬天你们最希望看到的一定就是雪了。(课件出示雪景图)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在冬天,还有一种植物,人们也把它称为“报春使者”,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胜一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卢钺的《雪梅》。

  二、学习古诗,感悟诗情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

  重点指导: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阁(gē)笔费评章梅须逊(xùn)雪三分白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理解诗句。(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字词:降:服输。骚人:诗人。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逊:不及,比不上。

  (2)句子:①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诗意: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意: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板书:雪白梅香各有长短)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各有长短的语气)

  4.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雪,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5.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出示图片)引出主题: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总结延伸

  1.这首诗不仅向我们展现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接下来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把它背下来。(指导背诵古诗)

  2.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描写雪与梅的古诗,和小伙伴们分享。

  [教学板书]

  9古诗三首

  暮江吟

  傍晚残阳铺

  瑟瑟、红

  夜晚露似珠

  月似弓

  喜爱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跳出局部从整体

  雪梅

  雪白梅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暮江吟》和《雪梅》这两首诗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题西林壁》这首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通过画图的形式,将句中的“岭”与“峰”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三、四句的理解,我在课前便让学生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校园,学生反馈说站在二楼看不清一楼的景色,站在操场看不清图书馆内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