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掌握的六大要领——蒙氏教育理念揭秘

  蒙特梭利终其一生并没有将蒙特梭利教学方法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她曾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对儿童加以研究,只不过是接受儿童给予我的,并把它表现出来而已。”

  蒙特梭利的学生及研究专家们通过汇总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归纳出六方面的教育要领及蒙氏教育六大理论,这六大理论是蒙特梭利博士对于全世界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

  一、环境适应理论

  适应环境是万物的一种本能。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适应环境的本能,这种本能帮助他生存,并驱使他发展未来生存必备的生理或心理机能。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体能和智能都是因适应环境而发展形成的。

  环境对6 岁以前的孩子尤为重要,此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吸收性心智时期,又是敏感期特别集中的时期,吸收能力特别强。只要环境中有的,孩子会不加选择照单全收。

  因此,蒙特梭利曾将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强调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认为环境是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最大关键,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遗传更重要。比如狼孩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在孩子6 岁前,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园所环境和社会环境。孩子越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越大。家庭教育的作用会占80% 左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园所环境和社会环境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加,家庭教育的作用虽然有所减弱,但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独立成长理论

  蒙特梭利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她指出:“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必须引导幼儿个体自由的最初积极表现,使幼儿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

  独立成长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生理独立,即幼儿具备独立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指适应环境,拥有发展生命的能力,即心理上独立。

  帮助幼儿独立的方法即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并适时地指导,给孩子以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鼓励。

  

  蒙特梭利说:“我常常听到幼儿在心里呐喊: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去做,帮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帮助幼儿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蒙特梭利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倾向于把幼儿当成木偶,帮他们洗,喂他们吃饭,好像他们是布娃娃,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幼儿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然而,小孩子确实必须会做一些事。

  三、生命自然发展理论

  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蒙特梭利还发现,儿童在出生前,就具有了发展的预定计划,鸡蛋会变成鸡,人的受精卵会发展成胎变成人。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定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并不断的自我活动。

  

  “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又靠着什么来推动?答案是"内在需要"。一棵小小的苹果树苗,必须生长在土里,并经过日照、施肥、浇水等过程,才会长成苹果树,开花、结果。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也是万物成长的自然规律。人的成长也有其内在的自然成长规律,按照蒙氏教育的说法,这种内在的成长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敏感期。

  四、吸收性心智理论

  每个幼儿都有自发学习的潜质,尽管缺乏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潜力能使他适应外部的世界。幼儿具有自然意识的感受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成为他们内在的一部分。蒙特梭利将儿童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称为“吸收性心智”。

  蒙特梭利认为:“成年人可以记住环境中的东西并对其加以思考,儿童则对环境进行吸收,儿童不仅记住周围的事物,而且这些事物还形成了婴儿心灵的一部分。成年人可能对所见所闻无动于衷,婴儿则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塑造自我,而且这些所见所闻可能会成为儿童个性的一部分。”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吸收性心智发生于0—6 岁。其中,0—3 岁这个阶段是无意识的吸收,3 - 6 岁则变为有意识的吸收。

  1. 无意识吸收阶段

  3岁前的幼儿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蒙特梭利曾举例证明儿童对语言具有很强的

  吸收能力,当环境中充满各种声音时,婴儿能自然而然、无意识地从中区分出人的声音。

  

  渐渐地,不需要任何有意识的努力或成人直接的传授,儿童就能记住本国语言的声音、节奏以及词语、语义和句法。

  在这个时期,幼儿所处的环境主要为家庭环境,接触的人群为家人。因此,家人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为幼儿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家中的布置应温馨舒适、井然有序且充满书香气息,使幼儿在无意识中便能从家庭环境中吸收到美观、和谐、秩序、智性等概念,为孩子的人生扎下一生受益的慧根。

  2. 有意识吸收阶段

  3 - 6岁,幼儿开始进入有意识吸收阶段。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学习,他们对于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具选择性,并进而发展出自己的判断力。这时的儿童变成了一个讲求实际的、感性的探索者。他们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对比。此时,儿童已能将感觉经验分类、提炼,将过去吸收的经验带到意识中。于是,儿童就逐渐建构起自己的心理,直到他们拥有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儿童就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自然进行学习的。因此,环境创设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工作人性理论

  大人与小孩工作性质不同: 成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儿童却是为了工作而生活,也就是成人的工作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儿童的工作是以工作逐步改进自己、完成自我。因此,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透过双手工作,不但可以激发儿童的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人格正常的发展。

  蒙特梭利说:“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幼儿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她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在特定的敏感期,孩子会对某些事情或者工作特别感兴趣。这种兴趣通过孩子练习时的面部表情、专注程度和不断重复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而这种专注工作及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的过程就是幼儿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能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且也能使其获得独立的能力。总之,工作有助于幼儿的肌肉平衡协调发展,培养其独立性和意志力,使其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幼儿工作的本能包括:自由选择、重复练习、个人生活的照顾、环境中秩序井然、自由活动中的纪律等。

  六、奖惩无用理论

  蒙特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观察中发现奖赏或惩罚,对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蒙特梭利认为,幼儿智能发展的动机不来自于外界的奖惩,而来自幼儿的内在发展需要。因此,她提出了“奖惩无用”的教育观点。

  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一个科学家和任何一个专家的成就来自于奖惩,都是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事业有成。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如何保护儿童的这种内在的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

  

  经常受鼓励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约束上,但是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他有奖才做,影响到他将来的价值观,以名利为衡量的标准;如果孩子必须常受处罚才会停止乱来,那么他的听话完全是因为怕被挨打挨骂,而非自我控制,而且除了不主动以外,他也缺乏自信,做任何事都会害怕,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意识了。

  跨世纪蒙特梭利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