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天堑变通途?
原创 图解教育工作室 图解教育 收录于话题#图解教育58个
幼升小,娃打鸡血亲妈狗跳。
都想要,实验重点示范名校。
得不了,起跑线上就地躺倒。
衔接药,莫名焦虑立马能少?
焦躁的幼升小,艰难的起跑线。
从幼儿园跨进小学,娃是近视的四眼仔,妈是脱三层皮的女将军。没有人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幼升小通途变陡坡。
为破解当下幼升小的不科学现状,教育部日前发布重磅指导意见,切实要把幼小衔接的“陡坡”变“缓坡”。
官方出意见
幼小阶段,中国家长的焦虑情绪可谓保持高位。
娃终于修炼成牛娃,还记得那位出生于2013年的上海孩子吗?入学简历就有15页。根据这份简历,这个小朋友在大班时就认识1500个汉字,已经阅读1000余本英文书,每周还要写三篇英文日记。
妈也修炼成了精,可以为娃考硕士,硬造马甲线。
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众多学龄前儿童家长久旱渴甘霖。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随同发布的还有《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及《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两个附件,分别对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幼儿园、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阶段,甚至幼儿园、幼升小、小学也不是。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教学法,理想状态下应该对应不同的教学大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芬兰就把6~7岁的学前班独立划分出来,为幼升小作准备,与之前0~6岁的幼儿教育,和之后7岁入学的小学教育作区分。
同时,划分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孩子成长的速度和发展需求,做个性化调整。如果发现幼儿学习迟缓,还会有三种路径过渡到小学教育。
幼小衔接班
教育抢跑现象越来越严重,学前教育也开始内卷化。不少一线城市幼儿园到了大班,几乎没有孩子在班学习,到补习班去了。这类补习班叫“幼小衔接班”。
所谓的幼小衔接班,本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就是一个让孩子适应的过程,结果跑偏了。
因为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在2020年迎来春天,并下探至学龄前儿童,《北京日报》报道,在线教育盯上学前幼儿,5岁娃一周近20节网课。除了学科领域,80、90后的家长们越发重视素质教育。
幼小衔接不顺畅、不协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速效治根方
事实上,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启动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
比如明确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为加大政策的落地效果,教育学者指出,还需加快立法工作,将幼儿园教育阶段园内外的教学行为,都纳入法治轨道予以规范。
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前规定的法律效力,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并不具备很强的法律约束力。另一方面,可堵住治理的疏漏,建立治理的长效机制。
而从根源上探索,只治理“幼小衔接”的问题,无法改变整个教育生态。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考研、就业,“上升”的欲望环环相扣。优质资源的稀缺和不均衡,又由上至下层层渗透,压力势必向下传递到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幼儿阶段。
说得直白一点,根本上还是升学的压力,择校的焦虑,孩子自出生起,就再无岁月静好。
针对择校焦虑问题,近期北上广作为全国教育风向标城市,都有大动作。北京培训机构整治对标小学,广州恢复完中对标初中,上海中考改革对标高中,基础教育的问题不可不治。
结语
为了最终升入名牌大学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我们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超前学习。物极必反,这些恶果到大学就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就像一位大学教授说的,当今的大学生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都与中小学的残酷竞争有关。
原标题:《幼升小,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