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促全面发展】“信念·融合·美育” ——西安交大研究生代表赴苏浙沪开展主
3月2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一行来到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的诞生地浙江嘉兴,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师生一行在纪念馆内共同参观学习了“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个部分展览,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艰辛与不易,深刻认识党的伟大历史贡献,随后实地瞻仰了南湖红船,感悟永不忘却的初心,重温历久弥新的精神。“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师生在宣誓墙前集体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表达了全体师生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一袭红色传遍了整片山河。……‘红船’是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祖国的腾飞而不懈地努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当学会用‘红船精神’锤炼党性、塑心凝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文学院博2022级党支部书记杨贵龙当起了场馆解说,对南湖革命纪念馆进行现场直播。师生一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从红船精神到西迁精神”主题“云端”会议,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与交大西迁博物馆之间进行现场连线,人文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在交大西迁博物馆连线开展活动,同时线上参会的还有人文学院博2022级党支部、硕1103和1106党支部、硕2113和2114党支部,电气学院硕1072党支部、硕1061党支部,管理学院2021级专业学位硕士党支部,人文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等近10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师生在“云”上搭建起交流对话的桥梁,线上线下一同体悟伟大精神的“碰撞”,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西迁精神、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青年要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既要当追梦人也要当圆梦人!”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员颜佳通过线上进行分享。人文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书记冯子瀛在线上进行回应:“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分子群体爱国奋斗的时代表现,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建功立业。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始终忠于国家和人民,听党指挥跟党走,把西迁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好、践行好。”
3月25日上午,师生一行来到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瞻仰中共一大会议室原址。
参观结束后,电气学院研究生兰轩谈到,“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我们党的根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青年,我们必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人文学院、崇实书院本科生僧意智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在新的百年征程途中,传承西迁精神,秉持红船精神和建党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留下青春印记。”
为在实际行动中学习产教融合发展理念,师生一行于3月22日上午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进行学习交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主任梁栋、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张剑锋、王超锋等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张剑锋分别从教育生态圈、人才生态圈和科技生态圈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苏州研究院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主任梁栋介绍了苏州基地发展概况,同时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产业环境、经济活跃度、城市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苏州园区的特点。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劲在座谈中指出,此次研学活动我们力图推动不同学科思维与专业知识相互激发,期望与苏州研究院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立更好地合作。与会师生围绕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换、就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交流。
3月22日下午,华为苏州研究所副所长刘云峰、招聘负责人李靖带领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团参观了华为苏州基地园区、展厅及实验室,师生与华为苏州研究所从人才、科技、就业等方面展开交流互动。3月23日上午,师生一行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园区关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特色措施为师生未来探索学科交叉,多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电气学院研究生邵钰在参观结束后谈到:“作为传统工科电气专业的学子,通过本次产教融合学习之行,我看到了自身所学知识在行业领域中应用的诸多可能以及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更加深入体会到了学科交叉在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人文学院研究生高昕愉感慨道:“作为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交流和参观,极大地启发了我的思维和认知,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要跨越学科界限,培养多元能力和综合思维,成为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电气学院研究生李露表示,“通过参观交流让我深入了解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确了在未来发展中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我会更加努力地锻炼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月23日下午,一场陶冶情操、浸润心田的美育教学在苏州博物馆开启。在校友刁品熙和王劲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行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展厅。
自幼生活在苏州的刁品熙校友对苏博馆藏文物如数家珍,一件件瓷器,一个个文人雅玩,他为同学们娓娓讲来,展品在他的讲述下顿时活了起来,“‘吴中风雅’展区的文物的核心是在雅的原则下满足实用、体现趣味,这些文物既凝结着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理念,更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王劲为同学们讲解了展厅中古代书画和文房用品的审美内涵,以及苏州青铜器和陕西青铜器的异同,并指出:“这些凝结着人类智慧的文物,是艺术精神、文化理念与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体现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时代特色。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融合,无论理科工科还是人文艺术学科都应不断思考并探索这一重要命题。”
在苏州拙政园内,师生不仅从感官上体会到了拙政园的“山、水、建筑、园林”一体化特点,更从心灵层面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洗涤与熏陶。“古人于自然中追求生命的真谛,荷风四面亭通向四方,得真亭照见自我,这不正是人们从追求人生方向时的迷惘到最终明心见性、求得真我的最好呈现吗?”刁品熙动情讲解着。“观园,是以之为窗口,去看背后更大的世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欣赏园林,不仅是看景,更重要的是体会园林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王劲讲解到。
3月24日下午,师生一行来到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馆、雕塑馆、陶瓷馆、书法绘画馆珍贵藏品琳琅满目。从波提切利到梵高的西方油画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文化各具魅力的特色,从而引发更多关于社会结构、地域特色所引起的艺术呈现角度上的思考,深刻感受到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观的重要性。
人文学院研究生景菖皓感悟良多,“通过了解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与展陈文物故事,被这种东方传统美学和建筑智慧的碰撞深深折服和惊叹。作为艺术专业研究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学习让我有更深刻的体会,让我明白需要创作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为谁创作文艺作品。”管理学院研究生黄瑞谈到,“这种沉浸式美育教学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仅是一件件静物,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传递。我们要将专业所学运用到文化创新当中,保护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