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碧水、保蓝天、守净土,南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长江南通段江豚鱼跃、如东小洋口麋鹿成群、如皋志勇村白鹳翱翔、启东圆陀角海鸥盘旋……这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都印证着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8日下午,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23年南通市大气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为达到南通市PM2.5浓度不高于2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4%,有效遏制臭氧污染的目标,2023年,南通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攻坚、靶向治污,以“盯大户、查高值、控源头、降扬尘、强执法、促整改、抓联动”为治气攻坚路径,推进治气工作落实。

  根据《南通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今年,南通计划完成一轮涉气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持续开展友好减排,强化对比提升,督促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排放浓度的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推进臭氧“夏病冬治”,开展臭氧污染监督帮扶,对高值点位溯源排查。对秸秆、垃圾禁烧不力,造成较严重环境污染的,依规追究属地政府相关责任。强化烟花爆竹污染防治,推动通州区扩大烟花爆竹禁放范围。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实现“分级预警、及时响应”。持续推进科研攻关,强化法规标准引领;推进市、县区域同考,努力实现空气质量改善新局面。

  2023年,南通市水环境质量目标为:1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达到100%;55个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含国考)优Ⅲ类比例达到100%;104个市考以上断面(含国、省考)优Ⅲ类比例达到100%;无劣Ⅴ类水体。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在用、备用)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

  2023年,南通将推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推进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落实《南通市池塘养殖尾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5月底前完成144家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任务。深入开展船舶水污染物整治;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和运行维护工作;组织开展河湖岸线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深入实施国家、江苏省节水行动,实施用水全过程监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南通市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网络,定期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

  根据《南通市2023年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3年,南通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V类水比例达到考核要求,风险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7%以上,新增完成60个农村环境整治任务。2023年排定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程项目5大类共764个,其中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项目357个,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项目140个,地下水调查评估项目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04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60个,覆盖所有县(市、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