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教育“双减”工作剑指作业质量提升 做好作业“加减法”

      原标题:五华教育“双减”工作剑指作业质量提升 做好作业“加减法”

  五华区2023年“双减”工作推进会现场。记者 蔡晓磊 摄影

  各科作业之间“打架”了怎么办?学生的作业都一样,“大锅饭”的问题如何解决?聚焦“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质量的话题,近日,五华区2023年“双减”工作推进会在龙翔小学举行,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分享和交流了如何通过科研导航,推动作业质量的改进。推进会上,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分享了“指向育人目标的作业质量提升实践研究”课题的经验和创新。

  深度探索作业形式

  家长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辅导作业就容易情绪失控。网络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恐辅症”,五华区教育体育局也接到过关于作业问题的反映。鉴于此,在“双减”背景下,2021年,五华区启动了“指向育人目标的作业质量提升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力求通过行政介入统筹设计的方式,以作业质量改进为抓手,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规划,破解寻求提升作业质量的有效方式。

  课题旨在探索作业管理和设计改进,培养学生主动的作业态度、良好的作业习惯、科学的作业方法。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峰说:“课题研究是一次有效的尝试与创新,以作业质量提升撬动了学校教学方式改进。”

  课题分为1个总课题,4个子课题。推进会上,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陶韵佳对课题成果进行汇报。她介绍,基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考虑,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通过观念的更新,来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

  4个子课题,五华区教育体育局选择了4所科研能力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组成研究团队进行研究,探索解决作业“打架”、作业“大锅饭”、作业“拿来主义”和作业的单边发力问题。同时,五华区教育体育局聘请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冬青对课题进行引领指导。

  作业设计讲科学

  “开胃菜”是基础知识点,比如带着思考阅读课文、正确书写等;“主食”是重难点知识,如正确通读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等;“果蔬”是易错知识点,“荤菜”是易混淆的知识点,“小食”是易考点……作为子课题研究学校之一,五华区龙翔小学探索“自助餐”式作业,以解决作业“大锅饭”的问题。

  “自助餐”式作业,是在分层作业基础上的个性化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作业。以数学作业为例,根据作业的不同功能与内容维度,数学作业可以分为“基础巩固型作业”“能力拓展型作业”“应用探究型作业”“综合实践型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级、作业设计目标,合理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龙翔小学校长范源介绍,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其中,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在当前大班制教学现状背景下难度很大,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才能达成最终目标。

  基于学生做作业的心理,在研究探索中,武成小学教育集团国福校区教师拓宽了作业设计的视野,从作业内容分区、作业题目语言、题型设置、数量控制等多个维度规范校本作业;不断丰富作业设计形式,统筹安排作业时长。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布新校区有效探索作业分层、弹性和个性化设计,形成一套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进会上,其他子课题学校相关负责人也汇报了课题成果。

  徐冬青对课题的推进成效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作业有了统筹、协同机制,解决了作业“打架”的问题;多样化、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解决了作业“大锅饭”的问题;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解决了作业“拿来主义”的问题。五华区对课题研究起到了引领、辐射、转化的作用,激活了作业育人功能,达到了教学优化升级的目的。(记者 蔡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