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录取≠已录取,拟录取有可能被淘汰的6种情况!记住~复试结束不要讨论题目!

  原标题:拟录取≠已录取,拟录取有可能被淘汰的6种情况!记住~复试结束不要讨论题目!

  拟录取就是妥妥的上岸了,是这样吗?

  事实上 , 拟录取≠已录取!

  “拟录取名单”不等于正式录取名单

  拟录取名单只是招生院校的初步录取名单

  之后还要经过所在教育厅审核

  在教育部进行备案

  等到所有环节顺利完成

  才是正式录取名单,才是上岸!

  ??分享往年的一个案例:

  2021年哈尔滨商业大学4名同学被取消拟录取资格,原因是复试成绩低于6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

  

  图片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因成绩复核引发拟录取变动的情况每年都有,但出了名单再取消的做法很有可能会耽误考生调剂的时间,所以大家要知道拟录取≠已录取!即便名字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上,也不要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当然大部分院校会在复试须知里提到,拟录取后会因为什么原因取消录取资格。

  

  1、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须知》中提到入学三个月内将对已录取的学生信息进行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学籍:

  

  2、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中明确表明,入学三个月后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测,不合格者取消学籍:

  3、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中,也提到了发现弄虚作假现象的取消录取资格:

  

  综上,避免拟录取后被取消录取资格

  ?最重要的复试成绩一定要过60分;

  ?初试成绩核算无误;

  ?资审顺利通过;

  ?体检要合格,注意日常的锻炼;

  ?不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必须拿到本科院校的毕业证。

  正式录取之前,上岸之路就还没结束,按部就班的走好每一步,任何步骤出错都有可能和正式录取失之交臂, 最后预祝大家的名字都能出现在正式录取名单上!!

  复试结束后,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要去讨论复试具体内容,更不要“大发慈悲”地去告诉其他复试考生的问题,哪怕不是一个学校专业的。

  大部分学校都会规定不得对外泄露复试题和过程,否则直接取消成绩!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中提到: “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

  

  不能泄露与考试相关的试题和材料是考试安全的重要内容,只是一直以来没有被大家意识到。

  直到去年,中国人民大学严肃处理了 透露复试内容的22位法律(非法学)专业同学,作出取消复试成绩、将成绩记为0分的决定,才给考研学子敲醒了一记警钟:原来在群里看似不经意的试题讨论,竟然违反了考试安全的相关规定!所以大家考完试静静的等候结果就行,切勿做以上行为

  

  上海师范大学

  该校考生是在复试后已经被学校拟录取,并已经在4月份收到了学校让考生调取档案的通知。

  但事情就是这么令人猝不及防,在调档通知发布后的一个月后,5月21日,学校突然电话告知30多位拟录取考生, 因为涉及到复试泄题,他们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眼看即将到手的录取通知书就这么“飞”走了,君君很是心痛,所以今年同学们复试结束后等待结果即可,不要向任何人提及复试细节。

  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点个“ 在看”,顺利上岸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