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执意攻吴,到底是为了谁?并不是给关羽报仇

  原标题: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执意攻吴,到底是为了谁?并不是给关羽报仇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朝代,它的开始与结束都显得极其的恢弘壮烈波澜壮阔。汉朝开始于刘邦在公元前202年称帝建国,结束于220年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开始的那一段历史被后人称为“楚汉争霸”,涌现出了刘邦、韩信的人物,结束的那一段历史被后人称为“三国争雄”,有刘备、关羽、诸葛亮这样的人物。

  从最终的结局来看,三国时代那一些人,其实并没有楚汉时期的那一些人物厉害,否则单单一个以韩信自许的关羽,就能够把孙权、曹操干掉了,然而事实上他们最终都失败了,哪怕是曹魏最终也被司马氏纂取。可见三国的人物并没有楚汉时期的人物强大,然而三国的故事却比楚汉的故事更广为流传。 在后人们的心中,三国的故事也远远比楚汉故事要更加动人,这主要是因为三国人物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情义,关羽可以为了刘备千里走单骑,张飞可以为了刘备单骑退敌,赵云可以为了刘备七次进出敌军大阵,而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惜倾国之力,甚至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也要执意去攻吴,这样的情义很容易就能够打动人心。 不过倘若我们去深究历史,就能够发现关羽、张飞以及赵云等人的作为确实是为了刘备,而刘备的大举攻吴在很大程度上,却并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为了给关羽报仇。事实上对于刘备这样白手起家,能够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而开创出一番成就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事往往遵循着很复杂的法则,之所以去做一件事情也往往有着多重因素共同推动。 刘备如果真的是为了给关羽报仇,那么在关羽被杀的220年就可以动手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221年才开始呢?关羽是在220年初被杀,而刘备的大军是等到221年七月才开始出动,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才用“为关羽报仇”的理由出兵。 如果真心是为了给关羽报仇,那么显然就应该在关羽被杀之处立刻起兵,这个时候蜀汉人人愤怒,尤其关羽手下士兵更是满心悲壮,所谓“哀兵必胜”,刘备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动手才对,当时没有动手基本上就意味着,以后也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去跟人动手了。

  刘备之所以要打东吴,既然不是真的要给关羽报仇,那么究竟是为了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战略震慑,蜀汉方面在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以后,就已经变得人心惶惶,开始恐惧东吴,而刘备作为全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就得出来安抚民众的情绪,同时也是让东吴不敢“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这点从他兵败以后依然驻军在永安就可以看出来。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荆州,荆州居于长江的上游,原本占据荆州的蜀汉对于倚仗着长江天险的东吴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这也是刘备多次不顾信义依然不还荆州的原因,同时也是孙权一定要得到荆州的原因。荆州失去以后,蜀汉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制约东吴,这个时候刘备也有必要亮肌肉,将荆州再次争夺过来。

  《孙子兵法》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作为军队统帅的人不能够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发动战争,刘备是那一种年少时候就“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又怎么会在经过那么多的风波历练以后,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其实他的行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不过口头上说的是另一回事而已。 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执意攻吴,到底是为了谁?并不是给关羽报仇!

  参考资料:《三国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