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韩信登坛拜将
公元前206年,项羽大封天下,却并没有遵从楚怀王“先入秦者王关中”的约定,只是封刘邦为汉中王,领巴、蜀、汉中等地。刘邦气得当场就想与项羽拼老命,带领军队进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萧何等一帮老兄弟连拉带劝好不容易才制止了刘邦的冲动。形势比人强呀,刘邦不得已,只得愤愤不平地带着手下去汉中赴任,并任命萧何为丞相。
楚汉战争形势图
一天,有人来报告说:“大王,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听后大怒,一时之间却又惶惑不知所措,好像被人砍左右手。是啊,这么些年来,两人总是这么默契地配合着,刘邦带着一众兄弟在前方拼杀,攻城略地,萧何总是在后方任劳任怨地安抚地方,筹备粮秣,补充兵员,没有了萧何,下一场胜利还会来吗?
有人报告汉王,萧何逃走了
过了两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见了,心中十分高兴,却又愤愤难平,于是责备起萧何来:“你是我的老兄弟,亏我是这么信任你,在这么困难的时候,你却要舍弃我而逃走,这是为什么?”
“我并不是想要自己逃走,而是去追回来逃走的人。”萧何辩解道。
“是什么人值得你亲自去追回呢?”
“韩信。”
“什么?韩信?就是你说的那个治粟都尉?大小将领每天逃跑的都有几十个,你不追,为什么单单去把韩信追回来?你这不是明显撒谎吗?”刘邦余怒未消。
汉丞相萧何
这时候,韩信正在汉中王府外,焦躁地来回踱步,这次丞相把自己追回来,汉王会任用自己为大将吗?他苦笑着摇摇头,说真的,他其实并没有信心。这半生,自己除了落魄就是蹉跎。
他原本出生贵族家庭,由于连年的战乱,家道早已中落,父母也亡故了。无奈,他只有仗剑走天涯。
在淮阴,寄食在亲友家中,久而久之,亲友厌弃他,常不给他食物。那天在城墙下钓鱼,一个洗衣的妇女,见他饥渴,便把她自带的中饭匀了一半给他吃,一饭之恩,他发誓要报答。
一饭千金
还有那一次,他漫无目的的走在淮阴街上,突然一个年轻的屠夫挡住了他的去路:“喂!韩信,看你身材这么魁梧,又带着一把宝剑,也就是一个胆小鬼。你如果真有胆子,拔出你的剑来,杀了我,不然你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面对纠缠不休的屠夫,韩信握紧了剑柄,他真想一剑砍过去,杀了这个无赖,“不行,我不能这样做,杀了他,我也要坐牢杀头。想我韩信,满腹才学谋略,怎么能毁在这样的人手中呢?”他虽然牙齿咬得咯咯响,但还是趴下身子,从无赖胯下钻过去。
胯下之辱
苍天在上,哪里是我韩信的容身之地?秦残暴无道,陈胜首倡义举,天下响应,风起云涌。韩信于是杖剑投军在项梁军中。可是,不久,项梁受到秦将章邯的偷袭,项梁败亡。
于是他又投到项羽帐下,任执戟郎,因为平时接近项王的缘故,他向项王提了许多很好建议,可惜都没有被采纳。他失望了,这样下去,何时能够出人头地呢?
于是他又转投到沛公帐下。
作为一名无名小辈,他只能屈居连敖这样的小官。也许是命途多舛吧,刚投沛公不久,就因同伴犯法,他受到连累应当斩首。这就是命,命中注定他空有满腹才学谋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那天,天格外阴沉,十三个同伴的首级都已随着鬼头刀的挥动滚落在地上了,下一个就是他韩信了。苍天啊!韩信抬起头望了望,那走过来的不是滕公夏侯婴吗?“汉王难道不想拥有天下了吗?为何要斩首壮士?”他大声说。这谁呀?夏侯婴觉得稀奇了,见韩信魁梧。于是当场将韩信释放。与韩信交谈后,滕公又惊又喜,人才呀,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滕公向汉王推荐了韩信。这也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可滕公是自己的老兄弟,总得给点面子吧,于是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一天,萧何来到粮仓视察,自打跟随刘邦打天下以来,萧何总是这么忠于职守,不辞劳苦,隔三岔五都要来粮仓转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仓出不得半点差错。仓房里粮车进进出出,一如往常。可萧何总感觉哪里不对。耶?今天的粮仓怎么有了一前一后两个出口了?只见新入库的粮车从前门推进,放置在库中的陈粮从后门推出。哎呀!谁的主意,“推陈出新”,太妙了!多少年了,粮食进仓出仓都只有一个门,往往是靠门口的粮食推进来不久便又被推出去吃掉,而靠里面的粮食很久都没有动一下,蜀地天气闷热潮湿,很多粮食都会因此而发霉变质无法食用。做为丞相,他一直为这事而苦恼,却又想不出好办法。“是谁的主意?”萧何高声询问。
推陈出新
“丞相,是在下。”韩信恭瑾地回答。
萧何看了看韩信,见对方高大魁梧而又彬彬有礼,心中便有几分喜欢。于是坐下来,与韩信攀谈了起来,从士卒训练到天下大势,韩信侃侃而谈,却又无不切中要害,见解精准。萧何惊呆了,这不就是汉王孜孜以求的人才吗?绝不能就这样失之交臂!
韩信与萧何剧照
回去之后,萧何立即向汉王力荐韩信。
“韩信?韩信是谁?有什么过人之处,立过什么战功?”见萧何力荐,刘邦疑虑难消,还是再等等吧,看他有什么表现再说吧。
一连几天,韩信没有看到汉王有什么表示,丞相应该已经向汉王举荐过自己了。唉,看来又要失望了。也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想到这里,韩信把宝剑往包袱里一插,催马便向军营外扬鞭而去。
“丞相,韩信跑了。”“什么?”萧何得到报告,抬头看了看天空,月亮早已挂上天际,夜幕已降临。不行,不能让这小子跑了,这小子一跑,汉王的千秋江山恐付流水。牵过马来,翻身上马,来不及半句交代,“萧何月下追韩信”去了。
萧何月下追韩信
“大王,”面对刘邦的诘问,萧何从容地说道:“其它的将领都容易得到,不足为奇。只有韩信,国士无双。汉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为王,那么就可以没有韩信什么事。如果您要想争天下,那么,除了韩信,没有人可以替您谋划的了。这就要看汉王您做什么样的选择了。”
“我也想东出一争天下,哪能郁郁地久居在这里呢?”刘邦说。
“大王一定要东出争天下,就要任用韩信,韩信才可能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那么今天我把韩信追回来了,他迟早还是要跑掉的。”
“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提拔他担任将军。”刘邦妥协了。
“即使您提拔他担任将军,他还是不可能留下来。”萧何坚持地说。
“那就用他担任大将吧,你认为怎么样呢?”
“非常好!”萧何回答。
刘邦想马上召韩信进来,拜为大将。
萧何这时又制止了刘邦,说:“大王您一贯待人轻慢无礼;今天您拜人家为大将,就象呼唤小孩子一样,一点都不给人家以尊重,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理由。大王一定要拜韩信为将,就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筑起高台,大王斋戒沐浴,用最高礼仪拜请韩信为将,才可以。”
汉三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个个心中暗喜,以为会拜自己为大将,到了那天,才知道要拜韩信为大将,都非常震惊。
登坛拜将
韩信登坛拜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中花了很长的篇幅进行记载,这对惜字如金的司马光来说,非常罕见,可见司马光对这一段历史的重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韩信拜将后,便开启了自己开挂高光人生历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其不意,使汉军突破封锁,定三秦,东出一争天下;“木桶渡河”计却魏豹,“背水一战”,“插帜易帜”以缺乏训练的士卒,战胜强大的赵军,“水攻龙且”平定强齐,“十面埋伏”,逼死项羽。一时之间,韩信威震天下,名满天下。
背水一战
“推陈出新”,韩信在岗位上的小小改革,使他的旷世才华得以显现,兵仙的光芒从此辉映千古。“推陈出新”,萧何慧眼识珠,最终底定汉家天下。
十面埋伏
愿韩信的故事能给职场中的我们以启示,萧何的慧眼,能给处在高位的领导以启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