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振宁赴美留学81岁时回到中国发展却被讽刺回国养老
1945年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振宁赴美留学,43岁的时候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并加入了美国国籍,81岁时回到中国发展却被讽刺回国养老!可知情的业内人士却表示:如果当年学有所成的杨振宁回来了,国内只会多一位大学老师,但是世界会少了一位顶级的物理学者!
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可谓是“泰斗”级别的,并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在2000年《自然》杂志评选出了的千年来最伟大的20位人类物理学家,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物理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有: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这些科学家,可是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而杨教授确实我国唯一一位能和他们并论并且在世的物理学家。
量子学大师弗里曼·戴森曾这样评价杨教授:“他的成就很高,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些小问题上度过了一生。可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学界有哪些主要成就时,他们会立刻说出来‘量子力学相对论’,还有‘杨振宁’。”
杨教授在物理的成就数不胜数,他为世界物理学创造了难以估量的价值,他的一生都在与物理做伴,有人说,他的出现,让整个世界的物理学提前了50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却终身饱受自己同胞们的非议。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杨振宁先生就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从科研转移到了培养中国物理人才之上,1986年开始就在香港中文大学为学生们讲课;1993年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另外,杨教授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以及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教授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将自己在国外大半辈子的研究都带回了中国,并且也一直在悉心的培养下一代年轻的科学家,但有一件事却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一道坎。
很多人表示,杨振宁在精力正旺的时候选择在美国发展,反而到了90多岁的时候才想到回国,加入中国国籍,曾经也有人讽刺,杨振宁这么大年纪回国无非就是想回来安享晚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杨振宁教授的研究项目在国内并没有合适的环境和设备,如果那时候选择回国的话,杨振宁教授的研究会半途而废,虽然按照杨教授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在大学里面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但是世界却会因此失去一位顶级的物理大师。
可即便身在国外,杨振宁教授的内心却始终牵挂着国内的物理发展。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呼吁,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数理化”的知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物理强国、科技强国!才能吸引更多的科学家们来到中国发展,未来的孩子不能像他一样,想要去别的国家学习,甚至要通过改变国籍的方式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当初的中国有这个条件,我想,杨教授是不会选择改变国籍的。
杨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很多发达国家的孩子在3岁以后就开始进行物理化的启蒙,而在国内,物理和化学的课程要到初中才开始学习,这意味着,我们接触物理、化学的时间要比他们晚至少6年,妥妥的错过了孩子对知识探索的敏感期。
而且在上“数理化”课程的时候,我们着重点就是背公式,背定律、方程式,在孩子们没有理解其原理,这样的学习无疑反而家中孩子们的负担。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会让原本有趣的“数理化”变得枯燥,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也无法提高,这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然而,“数理化”人才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真的需要升级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注重英语,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却忘记了孩子们的数理化启蒙。英语再重要也只是一门语言,科技才是未来发展的动力!
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央视财经频道曾为全国家长推荐了一套少儿科普漫画《这就是物理/地理/化学/科学》,这套书是美国最负盛名的World Book出版社聘请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一流高校教授选材编制,被入选为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参考书”的少年科普书籍。
除了这些,杨振宇教授回国后还为我们国家建立了60多座先进的物理实验室。为清华和南开大学筹集了2亿美金的科研经费。直接推动我国冷原子、凝聚物理科研成果。使我国物理研究水平提前了几十年。并且他还直接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100万收入全部用来建造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同时还将自己在纽约的豪宅卖掉,再向清华大学捐款100万美金。
杨振宁对祖国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他为什么在晚年回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国内的物理发展环境,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带回国内,分享给大家,毕竟在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中,数理化的地位至关重要!
可晚年回国的杨教授却发现,国内的物理基础太差了,虽然他有一身抱负,但是国内的物理实验环境并不能支撑他现有的研究方向,我国相关的数理化人才也太少了,他认为基础人才才是未来发展的根本,而培养数理化人才应该从小开始。
“数理化”人才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孩子从3岁开始就能学习物理,而在国内,物理和化学的课程要到初中才开始学习,这意味着,我们接触物理、化学的时间要比他们晚至少6年,妥妥错过了最好的启蒙期。
教育部发声,加强物理化和历史爱国主义考试占比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增强科技,数理化才是重中之重,抓好根本的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科技人才。
越来越多的地方高考开始推行“3+1+2模式”,物理和历史学科将会越来越重要。如现在很多比较好的大学专业,大多数需要数理化的知识。而且从小培养孩子的理科思维,可以拉开和同龄人的差距。
钱学森感叹道:“现在中国人过于重视英语,但是英语就业出去,工作却比学物理、化学出去的学生难找工作!”教育部表示将增强物理的考试占比。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