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第一方阵》:填补军事文学创作空白,梁晓声点赞
书封
作为国内第一部以礼宾部队为题材的长篇军旅小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五卷本百万字《天安门第一方阵》可谓引领题材开拓之先。4月8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为该书举办研讨会,文学界、出版界众多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其创新精神、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天安门第一方阵》以改革开放大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以礼仪改革为主线,讲述礼宾大队锺立仁、杨忠诚、马嘶鸣、侯竞铭,以及杨大栓、马琬君等基层官兵,积极贯彻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方针,认真落实军队建设和改革工作要求,根据礼仪部队特点,围绕搞分列式、使用指挥刀等,全面开展礼仪改革的感人故事。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介绍说,《天安门第一方阵》是我国第一部以礼宾官兵为原型、展现当代军人风采的长篇小说。作者喜民将军曾是三军仪仗大队的一名老兵,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几十年思考准备,历经六年七个月创作出了这部作品。小说通过生动饱满的情节、细致入微的讲述,充分体现了礼宾官兵对党忠诚、奉献人民、热爱祖国、恪尽职守的使命观,不为物欲所惑、不忘初心使命、塑造祖国形象、展示军人风采的价值观,以及胸怀全局、放眼世界、坚定信仰、为军立威、为军事外交和部队建设建功立业的大格局。作品场面恢弘,时空交错,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动人,人物个性鲜活,语言淳朴幽默,读来耳目一新,掩卷沉思,回味无尽。
著名作家、中央文史馆员梁晓声
著名作家、中央文史馆员梁晓声评价说,《天安门第一方阵》是我国第一部以礼宾部队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作者喜民将军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揭开了这支特殊部队的神秘面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句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一个个跌宕曲折的故事,字里行间都在彰显共和国大国风采,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颂歌,都在为礼宾部队扬威立言,充分体现了礼宾官兵忠诚、纯洁、责任、奉献的高尚情怀。
《天安门第一方阵》作者黄喜民将军与华影之星国际少年艺术团合影
《中国作家》杂志原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报告委员会委员高伟认为,《天安门第一方阵》是第一部以巨幅体量反映礼宾官兵的长篇小说,填补了中国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空白。作者凭借长期在礼宾部队工作生活的深厚积淀,以及对中国礼宾官兵满腔的热诚,以一种内在的视角、工笔画一般的笔触,从他们的工作升迁、爱情婚姻、战友情谊、复员后创业等日常细节落笔,描绘了一幅礼宾官兵之形象长卷。这些鲜活的人物,还原出了威武之师背后的人生俗常,拓展了人们对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宾部队由表及里的认识,以及对“人民子弟兵”本色的认知,从而为威仪之师表象之外增添了一种生动的气韵,让读者从锵锵方阵的威武雄壮中,品味到人生五彩斑斓的情味,产生一种新的审美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