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阴阳相配

  明朝年间,孝感县往东几十里,有个刘家村,村里有个小伙名叫刘子悦,为人善良憨厚,孝敬父母。

  刘子悦十三岁就跟着村里人在外地走街串巷跑货郎,尽管他风餐露宿,奔波劳苦,但每年的收入要比在家务农高许多,由父母替他攒着。

  刘子悦的父母见儿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日子里也逐渐好过了起来,便将三间破茅屋修缮一番,并在刘子悦年满十五岁后,就开始请媒婆帮着儿子张罗婚事。

  

  然而天不遂人愿,还没等刘子悦定下亲事,刘子悦的父亲上山砍柴时,被山上滚落的石块砸中,身负重伤,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是没能保住命。

  不仅如此,陈氏因为悲伤过度,身子骨大不如以前,视力也急剧下降。

  刘子悦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为了照顾母亲,没再出去跑货郎,而是在村子附近贩卖些山货去镇上卖,方便照顾母亲陈氏。

  那天,刘子悦和往常一样,挑着收的山货去了镇上,卖完山货后,刘子悦去集市上买了些生活用品,给母亲陈氏抓了药,由于陈氏身体不好,也上了年纪,刘子悦特地给母亲买了个拐杖。

  傍晚时分,刘子悦翻过村口的一个小山,远远可以看见刘家村的炊烟,刘子悦加快了脚步,很快来到了村口的河边。

  奔波了一天的刘子悦觉得有些口渴,便来到清澈的河边,他刚俯下身,准备捧口水喝。

  突然,他听见河边树林中传来了女子哭泣的声音,刘子悦赶紧顺着声音走了过去,发现一个姑娘坐在地上哭泣。

  刘子悦仔细一看,发现姑娘的腿受了伤,还在流血,姑娘衣服破旧,补丁摞着补丁,像是穷人家的姑娘。

  尽管如此,也不难看出对方是个漂亮的姑娘,刘子悦不由得心脏怦怦跳了起来,说他对姑娘一见钟情也不为过。

  然而男女授受不亲,事关姑娘的名节,所以刘子悦没有立刻去帮助姑娘,而是问道:“姑娘,你伤的重吗?家住哪里,要不要我帮你回家喊人带你回家?”

  姑娘流泪道:“小女子姓赵,名玉兰,是前面赵家村人,今天在河边挖野菜,不慎摔了一跤,脚被树枝划伤,实在没办法走路,劳烦小哥帮帮我,背我回家好吗?”

  刘子悦赶紧说道:“男女授受不亲,我怎能背你?既然你家住在前面的赵家村,我这就去通知你的家人。”

  玉兰见刘子悦不愿意,又恳求道:“小哥,眼见天就要黑了,等你通知了我的家人,再带我回去,恐怕已经很晚了,你让我一个小女子在这河边,多危险啊?”

  刘子悦觉得玉兰说的有道理,可他还是觉得背着姑娘回去于理不合,所以他将买给母亲的拐杖递给了玉兰说道:“这拐杖是我买给我娘的,你拄这拐杖应该可以走吧?”

  玉兰接过拐杖,硬撑着爬了起来,刘子悦不放心玉兰一个人回家,想着赵家村离自己村子不过二里多地,便陪着玉兰一起走,想着将玉兰送到赵家村的村口在返回家中。

  路上玉兰问道:“你娘年纪很大吗?就要用拐杖了?”

  刘子悦不会撒谎,赶紧把家里的情况跟玉兰简单的说了说,玉兰叹了一口气说道:“玉兰提起你的伤心事,还请见谅!既然如此,你还是赶紧回去照顾你娘吧,就不用陪我了。”

  “可是,可是.......”刘子悦确实不想母亲担心,可是他看了看玉兰手中的拐杖,那可是他买给母亲的。

  玉兰仿佛看出来刘子悦的意思,她莞尔一笑,说道:“你是怕我私吞了拐杖?你放心,等我好了,就送还给你。”

  刘子悦一阵窃喜,因为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再见到玉兰姑娘了,他再三确认玉兰可以一个人回家之后,便挑起担子,匆匆忙忙的赶回了家。

  然而几天过去了,也没见玉兰来归还拐杖,刘子悦有些失落,又想着只是一根普通的拐杖而已,总不能去玉兰家里讨要,只能希望有机会再次遇到玉兰姑娘。

  几个月后的一天,刘子悦收了一些山货,再次来到河边,他特地走到和玉兰初次相遇的地方,内心有些期盼能再次遇到玉兰姑娘,可附近空无一人。

  然而,刘子悦突然听见附近草丛中传来的说话的声音,而且有个声音很熟,正是玉兰的声音,可是刘子悦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却什么都没看见,莫非撞鬼了?

  刘子悦不由得害怕了起来,头皮有些发麻,背后的冷汗冒了出来,好在他总算是认识玉兰,所以壮了壮胆,听了听她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玉兰,你究竟在犹豫什么?刚才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把他推下河?难道你想一辈子做水鬼吗?”

  “干娘,他对我有恩,我怎么忍心下手?更何况他家里还有身体不好的娘亲,他若是有什么不测,让他的娘怎么活?”

  “哎,你说的也是,做人应该知恩图报,做鬼也应该如此!对了,你每天到这里来,不会是为了见他一面吧?可是人鬼殊途,你能看到他,他看不到你啊,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干娘,你有所不知,刘公子的娘曾托媒人来我家提过亲,只可惜我的婶婶贪财,一心想把我嫁给镇上的冯员外做小妾,她一口拒绝了。”

  “哎,只能怪你们有缘无份,摊上了那么狠心的婶婶,还让你丢了性命,算了,这都是命,我们也无法改变,我陪你去上游看看吧。”

  接下来河边,一片寂静,只有青蛙和虫儿的鸣叫声,刘子悦突然不那么害怕了,尤其是他想着半年前曾经和玉兰有过一面之缘,现在却阴阳相隔。

  尽管刘子悦不知道玉兰因何而亡?但还是为玉兰感到惋惜和难过,同时也钦佩玉兰的善良。

  当晚,刘子悦问母亲陈氏认不认识赵家村的玉兰,陈氏好奇地说道:“悦儿,你怎么突然问起她了?”

  “娘,只是随口问问。”刘子悦说完,陈氏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要不是她有一个贪财的婶婶,这会恐怕她已经是你的媳妇了,只可惜,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其实刘子悦知道此时的玉兰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还是问道:“娘,那玉兰是怎么死的?掉河里淹死的吗?”

  陈氏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原来玉兰爹娘去世的早,打小跟着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可是玉兰的婶婶葛氏,是个尖酸刻薄,贪财的人,从小就把玉兰当做丫鬟使唤,家里从粗活重活都让她做。

  玉兰长大之后,亭亭玉立,葛氏便打起了她的注意,一心想把她嫁给一个有钱的人家,多收些聘礼,一般的人家葛氏看不上,有钱的人家也不愿意娶一个孤女,葛氏一时还没得逞。

  有一次,镇上的冯员外来乡下收租,一眼就看上了在地里挖野菜的玉兰,派人去和葛氏说,愿意纳玉兰为妾室,出价五十两,葛氏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玉兰早就不想在婶婶家里待下去了,想尽快嫁出去,可是当她听说冯员外年近六十,除了正妻,已经有六房妾室了,玉兰死活不同意,还被葛氏狠狠的打了一顿。

  陈氏说到这里,刘子悦赶紧问道:“娘,那后来呢?玉兰就这么被她的婶婶活活打死了?”

  陈氏说道:“那倒不是,葛氏再狠心,也懂得分寸,她才不舍得打死玉兰呢,那可是五十两银子呢。”

  “那是怎么回事?”刘子悦问道,陈氏说道:“后来,玉兰只好同意了,毕竟她一个无父无母的姑娘,不听婶婶的又能怎么样?

  可是在玉兰出嫁的前几天,突然逃了,她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一根拐杖。”

  “一根拐杖?她为什么要带着一根拐杖?”刘子悦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不会是他在河边送给玉兰的那根拐杖吧?

  陈氏继续说道:“兴许是玉兰命里注定有此一劫,她刚出赵家村,不知道怎么的就掉进河里淹死了,她那狠心的婶婶非但不难过,反而觉得错失了发财的机会,草草的将玉兰给埋了。

  玉兰姑娘真是命苦的孩子啊,不过她的婶婶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毕竟闹出人命,冯员外很生气,不仅要回了聘礼,还去县衙告了她逼死人命,结果她的婶婶被判流放,死在了途中。”

  刘子悦听到这里,不由得黯然神伤,突然觉得玉兰的死和他有关,不然玉兰为什么要从家里逃走呢?逃走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带着一根拐杖呢?

  可是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刘子悦也无法左右此事,他便简单和母亲陈氏聊了会,休息去了,不过整个晚上他都辗转反侧,睡不着,一直都很好奇为什么能听见玉兰和她那个干娘的对话?

  翌日,刘子悦去镇上卖山货,特地买了些祭品,到了晚上,刘子悦等母亲陈氏睡着之后,悄悄的去了河边,他想试试能不能再次听见玉兰说话,还想有机会问问玉兰的离开是否和他有关?

  明月当空照,刘子悦到了他和玉兰初次相遇的地方,周围无人,一片寂静,刘子悦有些失望,他摆上祭品,烧了纸钱,说道:“玉兰姑娘,希望你能投胎到一个好人家,莫要受前世之苦!”

  突然,河里有个身影冒了出来,尽管刘子悦有些心理准备,还是有些害怕,他定了定神,看了看其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说道:“莫非,莫非你是玉兰姑娘?”

  “你,你竟然能够看到我?那你能听见我说话吗?”玉兰一年惊讶的问道。

  刘子悦赶紧说道:“昨天我就听见你的声音了,当时和你说话的还有你的干娘!只不过昨天我看不到你们,现在可以看到了。”

  玉兰行礼道:“谢谢公子还记得玉兰,来河边祭拜,我也没有想到你现在不仅能看到我,还能听见我说话。你说的干娘,昨晚有个醉鬼,掉进河里淹死了,干娘有了替身,投胎转世去了。”

  刘子悦说道:“姑娘不必谢我!我还要谢谢你昨天高抬贵手,没有推我下河呢,不然我娘肯定伤心死了。”

  玉兰说道:“公子于我有恩,我怎么忍心对你下手呢?即便你我素不相识,我也不忍心对你下手,毕竟你是个孝子,还有娘亲需要侍奉。”

  刘子悦想了想问道:“玉兰姑娘,听闻你在嫁人之前,从家里逃了出来,带着一根拐杖,可有此事?可是为何突然掉进河里淹死了呢?”

  玉兰含泪说道:“那天,我在河边挖野菜,受了伤,是你帮我,我心存感激。可也就是在那天上午,冯员外见到了我,第二天就来跟婶婶提亲了。

  我当时死活不同意,可还是无济于事,我不仅被打了一顿,还被关在家里,被人看着不准出门,我知道这是我的命,也就答应了。

  我婶婶他们放松了对我的看守,可是我想起你送我的拐杖还没归还,便在出嫁当天的早上,趁着我婶婶堂妹还没起床,悄悄的带着拐杖离开了家,想把拐杖还给你。

  可是被我婶婶发现了,他们以为我想逃,我不知道该和婶婶他们怎么解释拐杖的事情,又怕连累了你,还有我也知道被抓回去又会被打,只好拼命的往前跑。

  不知道为何,我突然在河里看到了我爹娘的身影,我不由自主的跳下了河,结果那是抓替身的水鬼造成的幻想,等我婶婶他们将我捞上岸,我已经咽气了。”

  刘子悦听到这里,十分难过,他说道:“如此说来,是我害了你啊!若不是因为那根拐杖,你已经嫁人了,虽然是给冯员外做妾,但肯定会衣食无忧。”

  那晚,刘子悦和玉兰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聊了许久,尤其是玉兰显得十分轻松,因为她再也不用害怕婶婶的打骂,再也不怕婶婶为了钱财,将她许配给他不喜欢的人。

  最后,刘子悦问道:“你是不是只有等到了替身,才能投胎转世?”

  玉兰点了点头,刘子悦又问道:“那要是等不到呢?”

  玉兰说道:“等不到也好,说明没人无端溺亡!”

  刘子悦又问道:“那你会一直在河边游荡吗?我若有空,能来看你吗?”

  玉兰凄然一笑:“我有什么好看的?公子以后还是别来了,你我终究人鬼殊途,阴阳相隔,更何况,若我等不到替身,魂飞魄散,永远消失了。”

  “怎么会这样?可有什么办法让你留下,甚至是让你还阳?”刘子悦虽然觉得这不太可能,但他还是问道,因为他不想眼前这个善良而且可怜的姑娘就这么消失了。

  “公子不必为我费心了,消失了也好,我就永远没有任何烦恼,不会想起那些伤心的往事了。”

  玉兰说完,村里的公鸡开始打鸣了,玉兰消失在夜色之中,刘子悦喊了几声,不见玉兰现身,惆怅的回到家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子悦经常来河边陪伴玉兰,这可能是他们两个人最快乐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

  那天中午,刘子悦收了山货回家,发现母亲陈氏神采奕奕的站在村口,仿佛年轻了不少,而且陈氏老远就看到刘子悦,大声喊道:“悦儿,你回来了?”

  

  刘子悦紧走几步,来到母亲的跟前说道:“娘,你不是不舒服吗?怎么精神如此好?难道你的病全好了?而且你的眼睛越来越模糊了,现在变清楚了?这么远都看到我了?”

  陈氏笑着说道:“可不是嘛,娘的身上的小毛病都好了,腰板也直了,一口气走几里地都不觉得累,我的眼睛也好了,跟我年轻的时候差不多。”

  刘子悦好奇的问道:“娘,为什么会这样?是谁治好了你的病,还有眼疾,孩儿一定去叩谢他的大恩。”

  陈氏说道:“是一个游方道长,给我吃了一颗药丸,我就什么都好了,他还在家里呢,我也是想你早点回来,和我一起谢谢那位道长,才来村口等你的。”

  刘子悦激动的跟着母亲,很快就来到家里,果然一个仙风道骨的道长,端坐在院子的椅子上,刘子悦心走几步,来到道长跟前,俯身下拜:“多谢道长,道长的大恩,子悦没齿难忘!”

  道长看了看刘子悦,犹豫了片刻,皱了皱眉,随后扶起刘子悦说道:“莫要如此,贫道承受不起啊!”

  一旁的陈氏似乎发现出什么不对劲,赶紧问道:“道长,我见你刚才看我儿子的神情异样,莫非我儿有什么不对劲地方?”

  “咱们回屋里说!”道长说完,陈氏母子有些不安的带道长进了屋,陈氏心疼儿子,迫不及待的问道:“道长,我儿子究竟有什么不对劲地方?还请道长名言!”

  道长又看了看刘子悦问道:“子悦,你老实说,最近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接触过什么非比寻常的人?”

  刘子悦顿时想到了玉兰,可是他害怕道长对玉兰不利,但他又不会撒谎,所以一直没回答。

  一旁的陈氏着急了,立刻对刘子悦说道:“悦儿,道长问你话呢,你倒是说啊,为娘就你这一个儿子,身体刚好转,眼睛也看清楚了,你可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为娘啊!”

  刘子悦怕陈氏担心,只好说道:“道长,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我希望你不要为难我的那位朋友好吗?她从未想过害我!”

  “朋友?什么朋友?悦儿,我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什么朋友,莫非你撞见鬼了?”陈氏着急的问道。

  “大姐,你先别急,让子悦好好说说这个朋友,或许我能帮得上忙!子悦,你放心吧,只要你的朋友没做个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不会为难她的。”道长赶紧说道。

  刘子悦这才将玉兰的事情说了一边,陈氏吓了一跳,赶紧说道:“悦儿,你好大的胆子啊!玉兰虽然可怜,也很善良,可她终究不是人啊!道长,我儿不会有性命之忧吧?”

  道长掐了掐手指,手捻胡须,突然笑着说道:“大姐,你不必担心,常言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你就快有一个好儿媳了。”

  刘子悦和陈氏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陈氏抢先问道:“道长,你说的儿媳不会是玉兰姑娘吧?我可不想有这样的儿媳啊!毕竟阴阳如何相配?

  玉兰姑娘确实可怜,求道长以慈悲为怀,替她超度,让她早点投胎转世去吧。”

  刘子悦听母亲这么一说,突然看到了希望,他赶紧说道:“道长,你是不是有办法让玉兰姑娘还阳?要是能够这样,还请道长成全。”

  刘子悦说完,噗通一声跪倒在道长面前恳求道,道长再次扶起刘子悦说道:“你先起来说话!我确实有把握让玉兰姑娘还阳,今晚你带我去见见玉兰,我告诉你们该怎么做。”

  刘子悦欣喜异常,可是陈氏还是很担心,她立刻问道:“道长,我知道你法力高深,从你能治好我的病和眼睛,我已经确信无疑了。

  可是让玉兰还阳,只怕不太可能吧?你能否提前和我说一下,我实在是担心我的悦儿啊!”

  “其实算不上还阳,应该是借尸还魂。镇上有个布庄的掌柜姓张,他唯一的女儿翠玉从小体弱多病,张掌柜一直在四处求医,可是毫无效果。

  这几天,翠玉已经昏迷不醒,只剩下一口气了,张掌柜说过谁要是能治好翠玉,便将女儿嫁给他,或者女儿的婚事有他做主。

  只可惜,我刚才算出明天就是翠玉阳寿已尽的日子,子悦,你明天去一趟张掌柜的家里,就说能救翠玉姑娘,我再施法放玉兰的魂魄附在翠玉的身上,如此一来,就可以借尸还魂了。”

  刘子悦和陈氏都很高兴,巴不得立刻天就黑了。

  天黑之后,刘子悦来到河边,玉兰见到刘子悦身后的道长,吓得掉头就跑,钻进了河里。

  刘子悦赶紧冲着河里喊道:“玉兰姑娘,我不是喊道长来收你的,你就放心的出来吧,我和道长有话对你说,可以让你重见天日!”

  玉兰和刘子悦通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她相信刘子悦的为人,所以才从河里缓缓上岸,不过当她见到道长,还是有些害怕,故而,躲在刘子悦的身后。

  道长对玉兰说明了让她借尸还魂的情况,并告诉玉兰,张掌柜的住址,然后说道:“明日巳时三刻,你去镇上张掌柜的家里,不能早也不能晚,千万要记住!”

  玉兰想着能够重见天日,还是家底殷实,被父母疼爱的人家,尤其是还能嫁给刘子悦,激动万分。

  

  可是当过来准备叩谢道长大恩的时候,突然发现道长的异常,她赶紧问道:“你,你究竟是谁?

  我发现你并不是人,而是妖!你这么做,是不是要子悦?若是那样,我不会放过你的!”

  刘子悦赶紧解释道:“玉兰姑娘,何出此言?道长若想害我,何必只好我娘的病和眼睛?他是真的想帮你,想成全我们两个啊。”

  道长拱手说道:“子悦,多谢你对我的信任!玉兰说的没错,我确实不是人,我是妖,但我从未害过人!我只想帮你们。”

  “你,你为何要帮我?前面在家的时候,我就准备问你的,可是听说你可以让玉兰还阳,我一激动就忘记问了。”刘子悦赶紧问道。

  道长说道:“子悦,实不相瞒,我来深山中修行的一只白狐,因遭受地劫,被滚石击打,我四处躲藏,还是多处受伤,当我逃到你父亲砍柴的那片山头时,虽然避开了一个石块。

  但是那个石块滚落点下,你父亲才会身亡,说起来是我连累你父亲啊!还请子悦莫要恨我!

  尽管我知道你父亲伤的很重,可是我当时修为尽失,也无法帮他,因此我心怀愧疚,我在身上闭关修炼多年,如今修为已经恢复,所以才下山报恩。”

  尽管刘子悦也很难过,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他也无法改变,也难以对身旁这个幻化成道长的白狐产生怨恨,所以他说道:“这可能是我爹的命数,你又不是故意为之,还请狐仙莫要自责!”

  白狐幻化的道长拱手致谢,然后张开嘴巴,只见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从他口中缓缓而出。

  白狐将珠子递给刘子悦说道:“这是我的内丹,明天去张掌柜家里,放入翠玉姑娘的口中,玉兰姑娘才能顺利借尸还魂。”

  刘子悦以为内丹用完了还可以还给白狐,没成想此时道长突然消失,转而变成一只白狐站在地上,刘子悦赶紧说道:“狐仙,你的内丹我明日用完就还你!”

  白狐口吐人言道:“不用了,我的内丹用完会立刻消失,我欠你爹一条命,我该还他的。”

  白狐说完,消失在夜空中,刘子悦感慨万分,他对玉兰叮嘱了几句,赶紧回家。

  陈氏见儿子回来,问道长去了哪里?刘子悦不想母亲想起伤心往事,没有说出白狐的身份,只说道长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去别的地方云游去了。

  翌日,刘子悦带着白狐的内丹赶往张掌柜的家中,说可以救翠玉,尽管张掌柜夫妇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请刘子悦进去一试。

  巳时三刻,翠玉苏醒。

  一个月后,刘子悦和翠玉也就是原来的玉兰成亲,小两口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孝敬父母,后来他们在镇上卖了店铺,做了生意,生意越做越大。

  刘子悦和翠玉经常去山里走一走,希望能够见到那只帮助他的白狐,可是一直没有见到过白狐的踪迹。

  

  直到刘子悦和翠玉的孙子出生的那一天,一个白发老翁前来道贺,尽管不是道士的打扮,但刘子悦和翠玉一眼就认出老翁就是那只白狐。

  白狐说他已经修得正果!

  【故事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