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邀 | 2023哈市中考一模语文考前指导 —— 哈124中名师李海鹏
原标题:独家特邀 | 2023哈市中考一模语文考前指导 —— 哈124中名师李海鹏
在4月初,哈市各区初四将迎来一模考试,通过中考一模,同学们可以预测2023年中考方向,查漏补缺,增加紧迫感;检查目前复习情况,使后面阶段的复习更具针对性;定位个人水平,为志愿填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学校选择的重要参考。
在一模考试开始前,哈考网特邀哈124中李海鹏老师做客直播间,为大家分享语文学科的复习建议。本文为大家整理了直播中的精彩解析与建议:
2023年哈市中考一模语文
考前指导及复习建议
一、一模前,学生和家长在心态上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面对即将到来的一模,考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模考,但也不用过分紧张。从心态准备上看,家长和学生的心态调整同样重要。学生在应试过程中,许多心理压力来源于家长,导致孩子产生焦虑。许多家长可能不了解一模,把一模等同于中考,认为一模没考好就意味着孩子水平存在问题,以此给孩子施加诸多压力。
一模主要是用来检验这段时间复习的总体情况。与中考不同的是,一模主要是用来测试复习中有哪些疏漏的地方,所以在试题上与中考是有一定区别的。目前阶段学生们都比较紧张,不过心理学家做过研究,适当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紧张也要“适度”,如果太紧张的话,就容易出问题。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一模,心中有忐忑、有期盼也有担心,但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促进学生将担心变成努力的行为。
二、一模考前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可以提升效率,但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一个家长对考生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要根据孩子自身学习的特点进行复习。
首先,一定要紧跟学校紧跟课堂。每个班级的老师都有自己成体系的复习计划,而且在长时间复习过程中,最了解学生的还是老师,所以一定要跟紧老师,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
第二,要利用好错题。之前大家已经做了很多试题,包括前几年的模拟题,积攒了许多学习资料,并且做出一定整理与吸收。在考前应该抽出一定时间,看一看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这是宝贵的财富。要善于分析错误类型,如:审题马虎,这种方式丢分总数为多少,占比多少;知识点掌握不清,是背诵不过关,还是似是而非;答题规范是不知道如何落笔,还是想的不够精准?从头到尾归纳一遍,更有针对性,比大量做题效果要好。
第三,答题时要注意时间分配,基础题大约用时多久,记叙文、说明文阅读要作答多长时间,留给作文多少时间,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进考场之后才不会心中发慌。
第四,现阶段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作业量比较大,书写量也就大,容易把自己之前建立起来的良好书写习惯冲淡,写字变得潦草。在中考的时候,试卷清晰工整是很重要的,卷面一定要非常干净。
第五,在作文中,很多学生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有时候出现一“逗”到底的情况,甚至压根没有标点符号,这也是表达不够精准,会扣很多分。
第六,提炼归纳之前做过的阅读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复习,在归纳比较之后,可以大致猜出出题思路。如:说明先从信息的筛选与归纳入手,总结说明方法的判断或运用。按照这样的层次进行阅读,能猜出后面出题的思路,会设置哪些问题来考知识点。
三、在考试时,应该如何审题?
在复习中,许多学生出现一个问题,某道题问的是含义,学生答的却是作用。对文章整体是理解的,语句也是理解的,但在答的时候不尽人意。这种情况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读题比较匆忙,还没有完全理解题意就开始匆忙应答。
另外一种情况,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有些学生把题答完后,还不清楚文章具体内容是什么。因为是倒过来阅读的,先看题,后看文,带着问题去在文中寻找答案。阅读文章时,应该静心阅读,很多阅读题只要沉浸进去,就可以对文章多出很多理解,有助于后面准确作答。所以在考场上,应该静心阅读,至少完整读一遍之后,再去看题,然后再去带着问题回到文中相应位置,细读揣摩。
直播截图
四、语文作文应该如何作答?
有些学生喜欢写“文采斐然,结构新颖”的作文,但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心态,考试时要提醒自己首先要写得“ 准”,也就是不跑题。 作文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题目,不要想通过一天的复习或者某几次的辅导看见成效,作文成绩是逐步提高的。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中,把题目所给的立意写准确是最重要的。至于作文写的好与坏,天赋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平时积累和对写作的认识,也都是很重要的。
写作文的时候,该得的分一定要保证得到,不要写跑题或者偏题。在历次模考当做,会有一部分孩子出现偏题或者跑题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对自己语文整体水平做出衡量。还有一部分学生,考前背例文,或准备了作文素材,无论考了什么作文都直接套用,导致出现跑题和偏题情况出现。
现在模考与课标结合得非常好,答作文题时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新鲜素材来写。在应考过程中,还要参考自己之前写过的作文,把“ 得意之作”中的好语句,或者属于自己独有的精彩构思整理出来。 当写作文觉得特别生涩时,可以看看之前写过的作文,从中能获得很多启发。
应不应该看例文?答案是肯定的,但例文要深入研究。在作文考试中,首先要考虑看过的例文能否用上,有没有贴近的选材,如果有合适的选材就比较幸运了。所以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素材,根据题目进行加工整理。但如果准备得不合适,则不要生搬硬套。
看例文时,要注意开头,有文采的,有悬念的,各种各样的开头要有针对性的看,然后考虑自己写开头时能否换个思路。结尾部分也是一样,是自然含蓄的,议论抒情的,还是升华主题的,结合文章进行更换修改,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作文。
考场上还有一种,是命题作文,很多学生觉得不好写,因为他很难找到合适的素材应用到作文里,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并不是写命题作文或议论文就容易得高分,或是认为写议论文比较保底,可以得基础分,这都要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来定。这里要说明一下,命题作文后边会有提示语和要求语,要求往往为“文体不限”,也可以说命题作文可以写成议论性文章。而材料性作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性文章,这样写都是没问题的。
现在许多学生愿意写议论文,原因在于议论文框式和议论框架容易掌握,借鉴和模仿比较容易。这里要提醒这部分同学,在写议论文时要注意在所给的提示语中寻找立意,这是最好的。提示语中会给写明通过以上材料启示我们,然后总结要点,这就是给立意的范式,同学们应该选择最好最把握的来写。部分同学会标新立异,如中考作文给了一段材料,不给立意提示,完全靠学生去想,这样容易出现议论文跑题的情况。
许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言必谈鲁迅、司马迁 ......文章中的“老朽气质”比较明显,这样是比较难得高分的。建议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代表性较强的、具有积极正能量的例子作为素材。选择生活实例写进作文中,至少证明这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学生,同时也证明了学生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写出来的议论文也更接地气,对生活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这也是好的议论文。
议论文并不是“飘在天上的”,与生活毫无关系,不接地气的文章,如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实际的价值,当然这也和考试题目有关。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立意要新,所选取的例子要有时代性,不要形成太僵化的形式。一部分学生只注重论据的罗列,将自己所知的例子排列组合。如吴晗的《谈骨气》,首先提到了什么是骨气,分别列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宁死不降”、“文天祥宁死不降”,最后总结陈述,这种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虽然条分缕析,例子也比较典型,但这类文章也缺少论证性。所以学生在论证时要注重对例子的分析,分析为何以他为例,这个例子在哪些方面和论题、论点密切相关,这个要分清。
实际上分析语言就会把论据中可提炼的内容提炼出来。如我们熟知的文天祥、司马迁、鲁迅等很多例子中都有事件意义的多面性,在叙述例子的时候要结合论点做好分析。
五、语文学科答题策略
1、作文部分
语文答题时还是掌握策略方法的。 作文的应试策略是一定要打好腹稿,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一写,或者在头脑中做好构思。一些在考场上缺乏信心的同学,作答完前面的题目后,在作文构思上没有给出充分的时间就匆忙起笔了,这样非常容易出现“想偏”、“写偏”的情况,最后只能把文章草草收尾。
考场上翻试卷的声音,答题的声音都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部分考生容易受此影响,这个时候仓促起笔写作文。大多数情况下是写不好的,应该要想的细致一些,如开头用什么样的语言,是不是有更好的表达。
有许多学生在平时交流中 会提到自己这篇作文写的非常顺畅,和之前写过的作文很像,在想好之后,稍微构思一下就写出来了,用时30-40分钟。这说明这位同学阅读和基础知识的作答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答题速度较慢,一般经过训练之后,这部分题应该在40-60分钟之间完成,剩下1个小时的时间,需要给打腹稿留出充分的时间,这对于中考作文来说很重要。
2、阅读题部分
阅读题作答时要清楚这道题是考什么,怎么答才能得分。如果已经知道题目如何问,怎么答,也知道采分点,但想不出其中一点,这说明是“读”的问题。考试时思维受限,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
文言文属于阅读题,许多同学在训练时,通过反复的书写和背诵,确实比较有效果,但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这样做也会有副作用出现。虽然训练时做题较多,但模考中不可能与复习题完全一致,有可能会有改动,或重新设计新的考查点,如果直接机械性的背答案,很有可能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同时还要认真审题,把课内的文言文阅读当做课外阅读,认真回到文章中揣摩出题者思路。
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审题是关键,前面的语句翻译和词的翻译主要靠平时基础练习,文白对译以直译为主,按照书下注解的标准形式作答,尽量不要节外生枝。至于词的翻译就要靠平时的背诵记忆,主要是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所有的老师都在强调注意这个问题,这应该是所有考生最有把握的题目。
3、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总计 25分,主要分成两种题,一个是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也就是字的读音、字形、背诵默写等,只要训练到位,答题则没有问题。另外一个是基础知识中的能力运用,如病句修改、语句衔接、语言的得体运用。字的音形义的答题策略主要是作答完整张试卷后,需要做好检查。答题过程也要严谨一些,如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需要四个选项都看完整,避免出现因匆忙作答而导致的失分。
默写题应该要使用正楷 ,做到书写规范,这也是整张试卷中字迹最工整的地方。如把“新旧”的“旧”和“归来”的“归”写混,许多同学把“归”的第一笔和第二笔都写成竖,看起来像“旧”字,这就是书写不严谨,同学们在复习错题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病句修改和语句衔接都涉及这个问题。如语句衔接选出了合适的答案选项后,需要和其他选项再做对比,放到句子中读一读,确认是最合适的选项,这样做可以提高准确率。
基础知识主要在于平时积累和规范,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用新的形式来复习,争取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如诗词的复习,一般都是以上下句对接的形式考查,以考试的标准形式为主。复习过程中可以按照一定的归类方法去复习,如语文教材中也有过类似的语文活动,按照诗歌意象来归纳,把需要背诵的基本篇目中的句子重新梳理一下,梳理的过程也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可以按照诗歌的体裁归纳,如送别诗、咏怀诗、写景抒情诗等,把同一类型的诗放在一起,典型的句子再拿出来重新归类,一方面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能积累作文素材。有些同学在作文中会自然引用一些诗句,也是他对诗句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这种对诗的理解和平时的分类积累有很大关系,能够根据作文情境想到诗歌中的意境,进而把相应的诗句运用到作文中,增强作文的文采和表现力。
六、考试结束之后,学生和家长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一模考后,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策略对试卷进行细致分析,分析每个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把共性问题做重点讲解,建议同学们紧跟课堂,紧跟老师。家长在了解孩子的一模分数后,无论结果如何,首先心态上要平和,以科学的态度分析试卷得分情况。在一模中发现孩子的问题是正常的,应该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知识掌握不清楚,还是应试能力不够,或是其他方面原因。还要分析理想分数和实际分数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有哪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今后的复习中如何去弥补。
一模考后,家长可以搜集各区试卷让孩子做一做,把出现的问题整理归纳好,明确自己接来下来的复习方向,为后续的二模和中考打好基础。
李海鹏,哈尔滨市第一二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育29年。市级优秀班主任,2016年获南岗区“十大名师”光荣称号,担任南岗区教学“百花奖”赛课语文评委,南岗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编辑| 张岩
【有奖纠错】若本文内容有误,请在后台回复:纠错
▼「找试卷,查资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