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观 | 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各地应用成果显著

  

  清研智观

  智能公共服务

  在数字技术及其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的推动下,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正被重新塑造,数字技术正成为创新政府治理的新动力,因为大数据可以有效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决策的科学化、供给的精细化和体系的现代化。

  智能公共服务通过高新技术平台,不断分析城市治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去及时处理,或者提前处理。通过这样的智能化技术,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才能打造市民更满意的新生活环境,去更好地推进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等,提高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不断高效发挥城市治理资源,让社会服务更聪明。

  01

  热点聚焦

  智慧交通观察报告:交通管理数字化更好服务日常生活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迎来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中国高速、中国高铁、中国港口等一张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更是见证着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一项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生根、发芽的过程。在众多交通领域之中,公路交通与老百姓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因此,利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出行风险,也成为了交通从业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智能网联交通技术近年来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和交通强国发展的重点领域。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汽车和公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网联化,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各种道路交通问题。回顾2022年,我国智慧交通进入到成长期,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深刻拥抱变化,推动云、图、AL大数据、数字李生等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相结合,多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示范区先后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展望2023年,相信我国智慧交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项目会逐步落地 ,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网易新闻)

  人工智能和医疗怎样结合?健康发展论坛“医院信息化及智能化”分论坛有答案

  

  近日,健康发展论坛2023“医院信息化及智能化 现在及未来”分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数字化医疗的核心是互联网医疗,以云医院和远程医疗为代表,将大大改变传统医疗的面貌。人工智能对于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时代、逻辑时代、系统时代、计算时代、融合时代5个阶段。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前沿产业代表,人工智能医疗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不断发展。

  在分论坛中,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常务副院长潘明康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利用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指导居家冠心病患者康复和药物调整,并列举了相关案例。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梁伟分别从医护需求、患者需求、实验环境3个维度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检验医学融合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科技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在医学检验领域中,快速发展的科技与不断进步的医学检验分析技术不断深入融合。(腾讯网)

  02

  石家庄市出台《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

  

  近日,石家庄市出台《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将以优化五个环境为引领,打造五个示范,实施十大工程,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做到依规办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石家庄着眼于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方位要素保障,优化五个环境,促营商环境之“优”,激经营主体之“活”。

  石家庄市将实施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工程,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中介超市”信息系统,提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实施营商环境部门评比工程,制定营商环境部门评优评先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励全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实施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科学合理构建“事项有流程、审批有控制、岗位有标准、办事有规范”的标准化体系,确保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协调高效运行。(河北新闻网)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近日,为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有质量有尊严有活力,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坚持基础性、普惠性、共担性、系统性原则,加快建成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家门口养老模式基本形成,统分结合、医养康养融合、资源整合的生活照料舒心、医疗养护省心、优质服务放心的“三合三心”目标基本实现,打造幸福颐养样板市。

  《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出台实施办法,制定动态管理制度,全方位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购等服务。深化“统分结合”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居家+社区+机构”服务融合,鼓励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向社区延伸,实现服务规范有效。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挥村(社区)议事协商机制,通过自建自营、合作经营、招标确定等方式,引进专业机构采取项目化或连锁化的运行模式,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03

  实践动态

  陕西西安:数字化供电助力居民高效用电

  

  近年来,西安市依托“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采集系统”、“SG186系统”等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做好每日指标统计和异常清单下发工作,辅助台区经理开展日常线损监测和治理工作,及时处理掉线电表、补抄电表,确保采集成功率达到既定目标,做到采集问题不过夜。同时,利用“标准化作业平台”、“i国网”、手机背夹等,实现数据归集、应用融合,方便台区经理进行线上补抄、一键换表、封签录入等工作,减少线上工单处理环节,全力打造“一平台、一终端、多应用”数字化班组。

  供电所作为基层供电服务的前沿哨所,是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西安市依托数字化供电所建设,建立“实时监测、主动服务”的工作模式。对电量异常、三相不平衡、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开展日常排查,对用电异常的用户及时主动上门检查,保障群众用电安全可靠。同时,积极推广“网上国网APP”应用,引导群众线上办电、减少用户跑腿。并逐步推广线上、营业厅的“刷脸办电”业务,真正让数字化的便捷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网易新闻)

  湖南金井:中心小学开展乡村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党日活动

  

  为加快推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4月7日上午,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吴晟及长沙县教育局党委委员、主任督学范文丰一行赴长沙县金井镇中心小学,开展乡村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党日活动。省电教馆资源科主任张科在金井镇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介绍与平台应用》专题讲座,省电教馆党员干部以及金井镇二十余名教师参加。张科主任的讲座帮助乡村教师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思路。

  座谈会上,吴晟介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围绕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课题研究、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等方面,与学校教师进行座谈,研讨交流当前制约乡村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困难和关键因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省电教馆领导对金井镇中心小学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学校也将奋楫前行,继续做好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湖南日报)

  04

  国际视角

  最新版ChatGPT-4或将助力美国智慧医疗提档升级

  

  一位哈佛医生兼计算机科学家表示,GPT-4 的临床判断力优于许多医生,还可以像医生一样诊断罕见病症。GPT-4 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如何与病人交流的有用建议,提供如何以富有同情心、清晰的语言与患者谈论他们的状况,并且它可以阅读冗长的报告或研究并将它们在眨眼之间总结出要点。该技术甚至可以通过问题来解释其推理,像正常的人类思维一样。

  Isaac Kohane 博士既是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也是一名医生,他与两位同事合作测试了GPT-4,其主要目标是:了解 OpenAI 的最新人工智能模型在医疗环境中的表现。“我非常震惊地发现:AI比我观察过的许多医生都好,”他在即将出版的新书《医学中的 AI 革命》中说道。作者写道,很明显,GPT-4 有可能解放很多宝贵的临床时间和资源,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多地陪伴患者。但是,“我们必须强迫自己想象一个拥有越来越智能的机器的世界,最终可能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超越人类智能。然后认真思考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如何运行。”(腾讯新闻)

  05

  数据洞察

  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各地应用成果显著

  

  近日,2023数字城市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这场由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论坛上,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宿迁等五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当地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主任翁晓泳介绍,2014年上线的“我的南京”APP,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拥有超过1000万实名注册用户;2022年推出的“南京的我”小程序,定位为提供便捷数据服务,用户总数超过1556万,其中实人认证用户总数超过1036万。

  除了以往宣传较多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各地纷纷提到“一网协同”。2021年建设的“我的南京”政务版,是一个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的“工作台”,已有市、区、街镇、社区和网格五级11.5万用户。无锡打造“锡心办”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通俗地说就是“在机关内跑一件事”,目的是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自南通2020年建成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后,“南通大脑”陆续上线数十个跨部门、跨体系、跨层级的创新应用。宿迁超过70个部门、7万路视频信号、1000类空间地理资源等时空数据上云,“一网统管”平台能力从市级层面延伸至三县六区。(新华网)

  贵州威宁: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引领助力就业信息化

  

  近年来,“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建设一批就业帮扶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为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政策支持、指明了方向。全力做好群众就业服务保障工作,以稳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威宁采取了通过建一个产业园、建一个组织体系、建一批劳务协作基地、合作一批优质用工企业、打造一批劳务品牌、完善一个分红体系“六个一”措施,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和经验等人力资本。

  据了解,产业园自运营以来,按照“聚焦初端、服务中端、兼顾高端”的思路,建设集劳动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于一体的功能完备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主要经营“1+5”的业务板块:计划2023年以劳务输出1万人以上为主,以各类培训1万人以上、服务大学生1万人以上、通过零工市场吸纳5000人就业以上、临聘人员劳务派遣2万人以上、服务入驻企业30家以上为辅,逐步覆盖服务全县89万劳动力和每年毕业的上万名高校毕业生。(天眼新闻)

  编辑|孙雪

  审核|陈泽玺

  图片|网络

  清研智谈

  清研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