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师一日叙事20230404】李艺芳:“双巧”成文

  原标题:【新网师一日叙事20230404】李艺芳:“双巧”成文

  一个月前抢到的今日叙事,当时只想在这个“双4”的日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契机,不曾想今天会有“双巧”来点缀。

  一巧:参与嗨群共读

  “勇气”二字,我们读出来只需要两秒钟,但真正践行“勇气”需要多久呢?郭老师需要的是十余天,而我经历了上百天的挣扎,甚至更久。

  我恐惧当一年级班主任,我恐惧上一年级语文课,我恐惧带一年级体育课……从去年秋季开始,感觉自己是在恐惧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23年1月16日,我第一次参加王荣平老师的嗨群共读,读了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这才点醒我对自我或他人的课堂观察意识, 每一次早起都是煎熬,但每次的聆听都是受益匪浅。

  今年植树节那天,王荣平老师发布了《教学勇气》的共读招募,我果断报名。

  自己去年四月份囫囵吞枣似的读过一遍《教学勇气》,但读得懵懵懂懂。

  而这次共读我真正体验了“啃读”的更深层次。目前读完第二章,我不断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内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画了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结构化。针对“西方文明”“悖论”等文本的核心概念或关键内容,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查阅其他资料,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撰写了多篇阅读笔记,发布在个人公众号。我也明白了教学勇气的意义:教学勇气就是教师在面对强人所难的苛求时仍能尽心尽力地坚持教学的勇气,凭着这股勇气,教师、学生、学科才可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之中。

  二巧:践行观课议课

  “同学,借你的语文书给我看看,可以吗?”

  我9 点5分进入35班教室,看到电子白板上展示的是《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咦,这是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我去年好像没有上过这篇课文呀?赶紧趁着这五分钟好好读一读。

  一线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主要目的不是收集、评判观课的证据,不是得出一个“好”与“不好”的结论,而是基于对课堂现象的观察与理解来建设自己的课堂,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建设教师教育生活的共同体。

  我们俩年龄相仿,志同道合,也是生活中挚友,所以决定一起成长。

  “请同学认真观看这个视频,是机器人索菲亚采访的片段。”伴随着吴老师温柔的声音,我不禁也把视线从学生甲身上移到了电脑上。哎,这个视频我怎么在哪里看过?“哇,这个机器人好漂亮!”“这个机器人和真人一样!”

  这样的话语怎么那么熟悉?难道我真的也讲过这篇课文?试着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一搜,原来去年的4月23日,我还发布了这一课的教学记。

  我不但上了《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而且还有几位老师听课评课,我自己也写了上千字的教学反思,怎么在不足一年的时间之内我竟然忘记了?

  “能把教育生活中有感触的事情写下来,就是一种积累、沉淀,否则,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多本来很有感触的事情慢慢就淡忘、消散了,这样你怎么去感知?可能你也想了、思考了,脑海中也时常有些认识,但那些只是碎片式的念头,不可能细致,日子长了,还会变淡。能写出来,必然就会思考,通过‘咀嚼’甚至是‘反刍’,事情背后的一些道理自然会透析出来,成为自己成长的精神营养。”这是吴松超在《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中我标记的片段,此刻读来甚是恰当。哪怕是自己写下的文字,也需要多次“咀嚼”“反刍”才能内化于心。

  吴老师从检查预习开启课堂,揭示课题后介绍科幻小说及文章作者的相关作品推荐,课堂上重点分析了那时候(我们现在)和2155 年的书本、学校、老师的异同。

  反复对比两个人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更深一些,而我当时是利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侧重交流的话题是“谈一谈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己喜欢的上学方式。”

  同样的课文,不一样的教学思路,体现的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吴老师本身文学功底好,自己也喜欢解读文本;而我则更看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这节课我着重观察了吴老师班上的同学听课状态和发言人次,课堂上无一人有谈小话等影响课堂行为,大部分同学不用吴老师提醒都会主动做笔记,甚至有心脏病、智力残疾的某达同学也一直安分守己。但是主动举手发言人次不足五人,然而跟随吴老师思路,认真思考问题后随口而出说想法的同学也不少。

  难道这就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的通病吗?即使在一二三四年级某同学喜欢举手发言,但是到了六年级就会有转变。到底是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还是教师的正面引导不够? 这个问题我和吴老师今天暂时未解,但我们相信在后续的观课议课中或许会有启发。

  一年前,我没有想过此时可以跟着团队一起啃读《教学勇气》,一个月前认领一日叙事时我并不知道今天这么巧,有阅读,有实践,还有思考。若不罗列时间清单,我哪能发现今天可供选择的素材那么多。未来会发生什么,都是未知数,我们要珍惜当下,做好自己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附:

  2023 年4月4日时间清单

  5 :20起床

  5 :30--6:10参加《教学勇气》共读

  6 :15--7:10完成2021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口语交际题和词汇题,理解答案,识记关键词汇

  7 :40出门上班,顺便送大女儿上学

  8 :00教室检查学生作业、语文背书情况

  8 :30--9:00欣赏诗配画优秀作品、复习《笠翁对韵》第一部分

  9 :10--9:50观察吴丹老师的常规课

  9 :55--10:15两人议课

  10 :20--11:00教学语文课《荷叶圆圆》第二课时

  11 :15--12:00完善个人教学常规资料

  14 :00--14:40教学道法课《我和我的家人》

  14 :55--15:35整理学校图书室相关事宜

  15 :45--16:20《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运用》第七组第六周打卡点评、小结、汇总

  16 :30--17:00接俩娃回家

  17 :10--18:00洗头、洗衣服鞋袜等

  19 :00--19:35和俩娃观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20 :00--21:00母女三人荔枝打卡、讲故事

  21 :30--23:30构思一日叙事、公众号文章

  时间清单上并未体现的时间点,是在进行洗漱、吃饭、休息、哄娃、睡觉等日常必备。自我感觉这一日过得挺好,正当觉得打满分的时候,发现计划阅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的半个小时被浪费了……

  作者:李艺芳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沤江第二完全小学

  编辑:张文欢

  审核:刘玉军 黄鸿志

  新网师成立于2009年,全称为“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原名“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是新教育实验旗下的教师培训机构,是面向全国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

  “新网师”秉承新教育实验理念,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以汇聚“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生命”的尺码相同者为感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践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