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指向素养 研讨“大概念”视角下的新课堂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以“大概念”统整单元一体化教学,扎实推进省级课题研究,4月6日上午合肥市李霞名师工作室、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联合开展了“大概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探索习作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与路径。
课题组全体成员、合肥市李霞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淮三小语文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大家聚焦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展开深入对话和交流。
研磨课例,教以致进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为统领,以单元为学习单位,落实语文素养,提升教学实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来自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的陆晶晶老师和来自合肥市琥珀小学的李颖老师聚焦同一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展示了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整体教学——精读课的感悟想象与习作指导课的想象创编。
陆老师执教《我变成了一棵树》,以“复活想象树”为情境,整合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法,以任务形式驱动读写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了解英英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破译想象的密码,助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李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结合精读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走进神奇世界,最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奇幻故事。以统整的方式实现多文本、多板块之间的内容关联和要素整合,精准教学,让目标落地生根。
微型讲座,研以致深
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困。方向定好了,如何走好“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这条路?课题组两位名师为老师们送上了精彩的微讲座——
合肥市学科带头人、琥珀小学吴贤华老师以《单元整体教学解读及目标确定》为题开展微讲座。吴老师指出对单元教材的解读首先要通览全局看编排,关注语文要素的纵向梯度;其次要立足单元看勾连,关注教学内容之间的螺旋推进关系,最后才能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安徽省特级教师、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淮河路第三小学校长李霞的讲座主题为《单元目标下教学路径的探寻》。李校长从大概念的提取、大情境的创设、大任务的设计谈起,阐释单元整体教学要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创设学习情境——重组单元内容——设计进阶任务——开展实践活动”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并重点解读本次教研过程中的方案制定和修改思路。最后李校长还提出探索过程中的反思和困惑,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
专家指导,引以致远
“虽然困难重重,但仍希望老师们要敢于做真课题,研究有难度的问题,克服荆棘和困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学山老师对课例和讲座进行了简短的点评。
刘学山老师肯定了课题组前期的课题研究和探索,也指出课题研究存在“三难”:大概念的提炼难、单元教学设计难、学生接受难。如何破解“三难”?他认为:教学内容的文化价值、思维价值、文学价值和情意价值,是提炼“大概念”的依据;以单元中每篇课文承担的不同任务,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是构建单元教学设计的抓手;立足学生的学情,联系生活实际铺路搭桥,是提高学生接受能力的出发点。
“教明白、学有用,做课堂的研究者。”此次课题研讨活动为老师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思路。课题研究仍在继续,思考和实践也仍在继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陆晶晶 季芳)
编辑: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