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近日,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以下简称《改革方案》)。

  此次发布的《改革方案》

  涉及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

  高校撤销专业条件等多方面重磅内容,

  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

  例如,《改革方案》指出,

  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方案还提及,

  对高校连续五年未招生的专业

  予以撤销处理。

  《改革方案》提出哪些具体举措?

  答:《改革方案》聚焦人才培养,针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三大主体,围绕学校层面怎么规划设置、省级层面怎么统筹管理、国家层面怎么宏观调控,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一是改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建设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8条任务措施,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自评,健全年度报告制度等。

  二是强化省级学科专业建设统筹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等3条任务措施。明确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应用规划、资源配置等措施,落实新设学科专业检查机制,及时公布本地优先发展和暂缓发展的学科专业名单,促进所属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确省级有关行业部门要适时发布区域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强化示范引领、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专业学院建设、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一校一案”狠抓落实等8条政策措施。明确实施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定期编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修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探索建立专业预调整制度等。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有关行业部门要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

  五年未招生将撤销专业

  “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的内容一经披露,立刻登上热搜。

  对这一学科专业调整大动作,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同年,教育部提出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始鼓励高校自主调整和撤销“过剩低质错位”专业。

  从现实看,我国高校设置专业,也存在一哄而上盲目追逐“热门”的问题,这导致不少新设专业,不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没有办出特色与高质量。

  熊丙奇强调,此次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调整步伐之大,前所未有。而要做好此次优化调整,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各司其职、双向奔赴,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以及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未来新设的学科专业将聚焦哪些领域?

  建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学科专业,适度扩大天文学等紧缺理科学科专业布局。精准推动基础医学(含药学)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8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通。

  适应“强化基础、重视应用、特色培养”要求,分类推进基础和应用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地方高校要拓宽基础学科应用面向,构建“基础+应用”复合培养体系,探索设置“基础学科+”辅修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项目。

  同时,深化新工科建设。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围绕“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现有工科专业全要素改造升级,将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成果、最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加大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打造特色鲜明、相互协同的学科专业集群。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培育新的工科领域。

  熊丙奇分析,此前,在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我国不少本科院校为快速扩大规模,选择新增的专业中,办学成本低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远大于理工科专业。这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从重视规模发展,到重视质量提升,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也势在必行。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齐鲁晚报、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