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传说故事:王府井的传说

  咱们这天安门东边的王府井也有个传说。

  王府井,说白了就是王爷府里的井。这地方是因井得名。

  最早,这地方是唐朝名将罗艺的帅府,现在王府井那片还有个帅府园胡同;协和医院就在这胡同里,东单北大街那门诊楼都是后建的。

  到了清代,这又变成了豫王府。 这豫王府也有个传说故事,咱们后面细说。

  早先,老北京的水井特别多。自打高亮赶水后,让龙王带走了一篓水,这水就不大够用了,一赶上旱年,就得闹水荒。

  话说,有这么一年,北京赶上百年不遇的大旱,城里面儿大大小小的水井基本都干了,四个海子的水,也见了底儿。

  这有钱的,都用水车到玉泉山拉水喝;

  穷人呢,有力气的靠肩膀挑水。还有的,靠淘点井底泥浆水喝。

  当时京城里只有少数几口井有水,有个王爷他们家就有这么一口,而且是甜水井。

  这井口,是用一整块大石头,凿成的圆孔,井沿很高,井上面建了一座特精巧的亭子。

  井里面还住着个井神,可能就是咱们上篇说的让蜈蚣打井的,那老头,这井神没别的爱好,就爱跟人聊天,他就幻化成一看门老头儿,给这王爷府看门。

  话说回来,这旱年水比金子贵。

  这王爷就让这看门的井神,专门看着这口水井,防止别人来这打水。

  但这井神是个乐于助人的神仙,每天晚上啊,等这位王爷睡着了,他就用木桶把水运出府去,分给周围的百姓。没过多久,这事儿呢,就让王爷给知道了。

  王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啊。就要让人打这井神。

  再看这井神,不慌不忙,笑眯眯的跟这王爷说:“这井里的水,足够王府和附近的百姓使用,人都渴死了,王府也就不叫王府了,这时候分些井水给百姓,让百姓能够活下来,将来,王府的名声会因井而响彻京城。

  这王爷也是有善根啊,听了井神的话,就允许百姓,一早一晚到这井来打水。

  后来,王府井这名字,真就,在京城传开了。

  再后来,人们就直接管这一带,叫王府井了。直到东安市场迁过来,这片儿变成了商业区,还是叫王府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