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第一中学:全方位立德树人 探索“四生育人”新模式
大众网记者 廖伟 实习记者 秦坤 聊城报道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面对的课题。 什么是好的教育?探索“四生育人”新模式,做有信仰的教育,“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在生活中生动地生长”,这就是东阿县第一中学的回答。 “四生育人”改革的出发点是尊重生命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其内涵有四个要素:“共敬生命,生命激扬”,通过尊重每一个成长个体让其生命状态积极阳光,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共享生活,生活再造”,一方面把学习和工作都当作生活,师生共享学习工作成长的快乐;另一方面用学科思维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师生共建学习情景的生活化、专业化;“共创生动,生动表达”,在宽阅读、深思考的前提下善表达,重视师生的实践、操作和输出;“共同生长,生长自然”。人生最重要的是进步,每天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争做最好的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师生共同体验学习生活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幸福。一句话概括就是,让生命在生活中生动地生长。 “四生育人体系”具体实施包含着四个部分。 “四生课堂”,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打造“身心安全、尊重欣赏、自信愉悦、素养提升”的特色课堂。四生课堂的教学基本原则——“一核、二问、三图、四步”:一核(课堂追求):师生双星共享成长之美;二问(课堂效果):一问四生,本节课有没有做到生命激扬?有没有课程生活再造?有没有进行生动表达?有没有达到生长自然?二问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三图(课堂工具):感知图、精细图、凝练图。四步(课堂流程):目标量规呈现——合作释疑解难——评价点拨提炼——小结反思训练。 “四生课程”,“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四生课程,开启美好人生”。围绕师生和家长建立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教师成长课程,重点有三:“四新”研讨、大咖来了、美好大家坛。学生成长课程,重点有三:每日赋能课程、每周美好课程、每学年四大节日(劲松体育节、竹梅艺术节、创新科技节、耕心读书节)课程。家长助力课程,重点有三:家长开放日、校长有约、家长节。 “四生管理”,践行四大管理之道——“以人为本,共享美好”“一个不能少,人人都重要”“安全第一,美好至上”,“教师第一,学生至上”。在具体管理中坚持“四大战略”:党建领校、文化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用好“四大策略”:人治、法治、德治、文治;完善“四种制度”:结构制度、标准制度、流程制度、增值制度;做好“四类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多元评价、团队评价。 “四生文化”,培育“共享美好”的校园教育生态场。打造“四真”校园——真严,真美、真静、真好,做好“四生”史记——四生摘要、四生周报、四生月播、四生聚焦,让师生家长都能过上“三感四有”的美好生活——三感是“归属感、自主感、成就感”,四有:“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 教育改革之路永不停息,把“想得出的美丽”变成“看得见的风景”,再转化成“走得到的景点”,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改革实践研究,才是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站位高格局大,做教育的梦想家;步子实求进步,做教育的实干家;胆子大敢创新,做教育的改革者;心有恒干用情,做教育的远行者,四生育人与美好教育共舞共美,东阿县第一中学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