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长不能不懂的高考类别及录取批次!
距离高考仅剩两个月,高三的成绩基本定型,高二年级晋升为学业压力最重的一级!
【如何利用最后一年进行提升?】成为了高二同学/家长们焦虑的重点。特别是期中考试越来越近,有些家长也一直在问:
◎感觉孩子拼搏不够、斗志不足,怎样才能让孩子提高紧张感? ◎就剩一年了,现在连高考政策都还理不清,去哪里能进行全面了解呢? ◎想给孩子进行升学指导,但是自己也一知半解,孩子不愿意沟通了可咋办? ◎孩子高一基础就没打好,现在成绩忽高忽低,还能补救吗?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进入高中阶段,家长们比孩子自身都要着急。虽然学校的老师会为孩子提供升学指导,但也都集中在高三最后的时间,到那时再深入了解,往往已经错失了冲刺心仪院校的最佳时机!
作为家长,在高二还能逆转结果的关键阶段,更应该尽快去了解高考的相关政策与信息,以便为孩子未来的志愿规划提前做好准备!
高考渐近,最新的升学基本概念和规则已经公布,比如类别与批次、各种分数线、投档线、成绩预估定位方法、多元录取、大学认知、专业认知等,都是高二家长需要从现在就开始了解的内容。
下面,根据高考类别及录取批次方面来进行介绍,作为家长应该提前知道哪些基本信息呢?
高考类别与录取批次
在报考类型上,分为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三种类型,分别对应普通类考生、艺术类考生和体育类考生。
在录取批次方面,高校录取设置的各个批次时间、分类、要求不同,现有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常规批,家长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来对应了解。
比如,自己的孩子属于普通类的考生的话,作为家长,我们就可以对照了解一下,普通类分为了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类型。其中,每个批次分别对应的院校也不同。
像提前批里,包括了军事、公安政法、航海、消防、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市级政府委托培养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高水平运动员、飞行技术等类型的本科招生,以及飞行技术、定向培养军士生(原直招士官生)等类型的专科招生。在志愿填报时,提前批共分为两次志愿,第一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一个院校志愿。第二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四个顺序院校志愿。
特殊类型批,则包括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等类型的本科招生。在志愿填报时,安排一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一个院校志愿。
常规批则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的其他本专科招生。在志愿填报时,常规批安排三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一个专业(类)+学校为一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
如果孩子想要报考艺术类或者体育类,也可以通过上面的图对照了解相应的院校及志愿填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