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此任性?苏科大苏大祭出极限确认时间引热议,另有原因

  在2023年考研调剂阶段,苏科大和苏州大学因确认时间设置而引发热议。苏科大在凌晨4点发送确认录取通知,限时30分钟;而苏大也步其后尘,设置了仅3分钟的确认时间。这种任性的做法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大家很好奇,为何两所高校如此任性?

  在苏科大凌晨4点发确认通知时,不少网友猜测,这是罔顾公平,为关系户子女留后门,苏科大虽然给予了回应,仍被网友唾沫星子喷了一身,学钻沙鸵鸟,不敢再次回应。这次苏大搞3分钟确认,尽管也有解释,把黑锅扔向了高校决策体制,虽然劲爆,仍不足以平息质疑,让人感觉理由非常牵强。#苏州大学回应复试确认仅3分钟#

  

  高校自家的苦处自己知道,可是这些苦处怎么向公众解释?解释了你相信不?

  在教育人看来,两所高校的种种任性行为,实际上是对当下高校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一个真实反映。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相对而言,每所高校能分到的教育资源开始出现短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不得不不顾形象,开始抢占资源了。

  

  在研究生录取调剂阶段,就是固定的调剂人数,如100万,这100万里有985、211本科生,也有二本三本生;有综合成绩高的,也有非常一般的。就像一口大锅里,有美味的食材,也有一般当衬料的食材,这么多高校一起拿筷子抢,当然谁吃到好的,谁吃到差的,谁只能喝点汤,比拼的就是谁下手快了。

  

  而且,在高校的逻辑里,既然你选择调剂到我校,你就应该全心全意全天候等我的通知,否则你就是脚踏两只船。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学生,属于态度问题,不要也罢。

  这才是两所高校情愿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敢直接说出口的真正原因。与开后门无关,与决策程序无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科大和苏州大学的做法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短暂的确认时间,能够帮助这些高校提升高素养调剂生的录取率,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为高校的做法买账。从参与调剂大学生的角度看,如果考生在3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没有及时确认录取资格,那么他们将失去资格,浪费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做显然令大多数学生感到不满,这种做法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和公平公正的机会。

  

  既然当了调剂生,就要有调剂生的自觉,你以为你在调剂阶段有选择权,其实你就是高校抢的那锅菜里的一小块而已。这让调剂生很沮丧,同时对该高校产生了不好的观感,口口相传,最后损害的是高校的形象。

  

  业界人士表示,高校间的竞争,对现代教育制度的提升与改革是极其有益的。如果高校采取合理、公平、透明的招生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还有助于学校的品牌宣传和建设。因此,苏科大和苏州大学的任性做法,只会给当前教育环境造成更多的破坏和伤害,无法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教育人结语

  苏州2所高校在研究生调剂时期,祭出极限确认时间,本质上是为了抢夺优质生源,这也是在当下高校激烈竞争背景下的无奈选择,这种做法能够理解,但是该做法有些短视:抢夺了优质生源,丢失了高校形象。如何平衡,如何规范,是高校和主管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