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陪你读绘本丨还有什么是比客厅里的一棵树更美好的呢?
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总会出现无数意外,在意外来临之际,很多人会难以接受,但当我们换一个新的视角,接受意外带来的变化,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法]蒂博·拉萨 著
于晓悠 译
适读年龄:6岁+
一棵意外被吹倒的树,让一位循规蹈矩的建筑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想法。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走进这本书,近距离感受这颗树与建筑师碰撞出的奇妙的火花。
而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出现奇思妙想或独特另类的想法时,应该怎么做呢?
为了深刻理解这个奇妙有趣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了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资深媒体人、腾讯教育频道特约撰稿人于晓悠撰写导读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棵树可以改变什么?
■于晓悠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资深媒体人、腾讯教育频道特约撰稿人
“艺术就是对人生的一种风趣。”
——林语堂《吾见吾闻》
这本绘本相当特别,所以导读有些难写。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细细想来,却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展开。由简生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本书宛如一棵树,树干上长出枝丫,枝丫上生出树叶,这或许是因为它触碰到了人类生命和生活的本质。
奇妙的是,书里也有一棵特别的树。
这棵树静静生长着,可是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它被吹倒了。如果倒在旷野、森林或路边也就罢了,这棵树偏偏倒在了一栋正在建造的大楼中央,占据了大楼四楼客厅的位置。
这不,正在施工的工人们吓坏了,急忙要锯断它。因为他们知道,这栋楼的建筑师欧仁绝对不能容忍他的作品被一棵树毁掉。这栋大楼可是他的得意之作,墙壁全都笔直笔直,窗户全都方方正正,正像欧仁所希望的那样。
欧仁把家里的东西按照颜色从深到浅或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他是如此一丝不苟,但却常常被人认为过分注重细节、神经兮兮。
他讨厌自己所在的城市,因为那里实在太乱七八糟了。欧仁的设计方案和个人生活方式都在追求秩序和规则。
而这棵倒下的树,打破了一切秩序和规则,它好似平地惊雷,让欧仁瞬间醍醐灌顶,“睁开双眼”。
欧仁意识到这棵树很完美,它不仅漂亮——树枝、角度、比例完美,而且它很早就在那里,它的年龄甚至比欧仁的都大。对于这棵树来说,欧仁才是那个不完美的存在。
欧仁的世界在五秒钟内坍塌了,他当即下了决心:一定要拯救这棵树!他透过树看见自己,继而睁开眼睛看到世界,又在世界上发现众生。
欧仁改动大楼原本的设计,为穿越大楼的小虫子修了便捷通道,为街区的流浪狗建了小房子;他在大楼里开了个巨大的窗户,使房子不再是封闭的牢笼,而是树木的一部分、街道的一部分、城市的一部分。
欧仁开始聆听工人们的想法,这让他们充满激情,主动给欧仁提建议。
要知道不久前,工人们还只是一群每天按照指令工作、最多开开玩笑的“搬砖客”而已。
如今的他们反客为主,工作起来越来越有干劲。欧仁之于工人们,恰如倒掉的大树之于欧仁。他们都拓展了自己的可能性,变得更加优秀。
大楼盖好了。完工的那一天,人们面对大楼,面面相觑:这太丑了!女市长甚至把大楼称为灾难,然而欧仁并不介意,因为他知道:发现美与和谐有时候就是需要点时间。
好奇的人们纷纷上前一探究竟,他们发现其实欧仁什么都想到了。楼里每个角落都花了小心思,不是为这些人考虑,就是为那些人考虑,甚至为动物们都考虑周全了。
大楼大获成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一棵歪打正着的树,成就了那么多人,让他们更加善待花鸟鱼虫和爱护大家生活的环境。
话说回来,欧仁最初设计的大楼中规中矩,相信完工以后也会漂亮舒适,而改动后的设计则是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宽广也更温情的可能。这棵倒下的树让欧仁和他周围的人一起成长了。
如今欧仁住在这栋中间有棵树、形状不规则、到处是曲线的大楼里,他爱上了窗外那个热闹拥挤的城市。我相信,他家里的东西再也不是按照颜色从深到浅或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若单论建筑美学,如今的欧仁和我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美学家李渔有异曲同工之处。
李渔在讨论生活艺术的书《闲情偶寄》里说,论居室,能在最有利的位置望见最优美的景物才是重点,因而可以假借室外的风景,补充室内自然成分的缺乏。
如此看来,还有什么是比客厅里的一棵树更美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