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培养数字工匠 建设数字校园
电脑针车鞋面制作实操。张逸 摄
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喻亮 歆刚 圣娥)近日,由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皮革制鞋专业委员会、泉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数字能力培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举行。两岸100多名职业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培育数字工匠之道,助力鞋服产业数字化升级。
“职业院校必须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数字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素养,融入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皮革制鞋专业委员主任、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表示。
专业建设智能化,课程教学信息化。近年来,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整合学校数字资源,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课堂改革、教学诊断、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字能力,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
专业建设智能化,培养数字工匠
“3D技术、智能化制造、设计软件、数据分析......”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智慧制造学院鞋类设计与工艺2021级学生尤燕萍在四个学期的课程进修后,发现原以为传统的手工为主的鞋类专业,竟然有这么多数字化课程。
泉州是民营经济强市,拥有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健康食品等千亿产业集群。随着数智化转型进程的加快,智能工厂、信息化设备已大量运用,人工操作的岗位开始大幅度减少,只有专业技能和数字技能同时具备的“双能型”技术技能人才,才能符合产业企业用人的需要。
曾在鞋企一线工作12年,做为“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引进的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王亚洲副教授深有感触的说,必须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推行实训基地智能化,让学生在学习实训的过程中,掌握最新进的生产工艺,通过老师与行业大师、企业技师多师同堂教学模式,从而熟悉运用行业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工艺及设备。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精准对接泉州市融合10个专业,于2020年分别成立了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群、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两个专业群,其中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等“数字化”特质明显的专业一并入群,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当中。2021年和2023年,这两个专业群也先后入选福建省首批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和泉州市首批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
日前,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又特别组建了以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特长发展好、数字能力强”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教学创新团队,开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数字能力课程,打破院系和专业格局,跨专业跨行业建设专业群,成为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着力培养学生数字能力的有力举措。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数字能力教研室主任、数据科学博士蔡荣盛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具备数字能力,成长为紧跟时代潮流的数字工匠。”
智能成型线机器人实操 。张逸 摄
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
虚拟仿真、人机互动、情境呈现、在线抢答、生生互评、视频展示、在线测试......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的课堂教学中,情景化、游戏化、仿真化的数字化互动教学模式十分普遍,师生的数字能力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
为确保线上教育教学的效果,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全面系统总结数字化教学的经验,出台《关于提升线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推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遴选线上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做好线上教育教学技术准备、规范线上教育教学行为等八项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学校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省级精品课程15门,荣获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学生荣获国家、省市级职业能力大赛奖项500余人次。
“亲,让我们快快乐乐跑起来!”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引入数字化软件记录学生跑步成绩,采用基于定向越野的趣味打卡模式进行跑步锻炼,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和场地参与,无需人工组织,锻炼情况自动与课外体育成绩进行关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顺应数字发展趋势,掌握数字运用能力,具备数字感受思维,打造数字智慧校园。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从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到学生培养,都融合着数字、感知着数字、运用着数字,学校优化数字化顶层设计,制定《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数字校园五年建设规划》,统筹建设数据中心和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形成O2O+教育教学新常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Ai智能,移动教学与AR/VR等技术,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互联互通信息平台、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平台、教务信息管理、教学诊改等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聚焦泛在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实训等教法改革,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体系,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形成“互联网+”学习、培训新常态,精心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
“未来,要让数字能力成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王树生表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将以培育专业技术过硬、特长发展好、数字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学院—职业启航班—群教学法”五层次办学模式,打造由行业匠师、企业技师、高校教师组成的“三元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服务产业技能发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