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教育变味了吗?
原标题: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教育变味了吗?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就业市场除外。
一则还热乎的新闻: 今年全国的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北京高校的毕业生数量约28.5万人,这个增长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在近些年关于考研、就业的新闻中,我们已经逐渐对“创下历史新高”这几个字眼已经麻了。
别着急,因为马上我们就在北京高校毕业生数据上又看到了新的变化: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毕业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图源:微博
无独有偶,据新闻报道,上海同济大学也表示今年学校本科生毕业生约4400多人,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人数大约6500人左右;去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人数约4000人,硕博毕业生达6000多人。
可见,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学历“倒挂”现象,已经比较常见了。而这几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仍在略微扩招,且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01
不断扩招的教育,“变味”了
早些年的时候,教育是很纯粹的求知行为,大家就是单纯的热爱物理、数学、艺术设计,是对知识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远渡重洋,忍受着孤独继续求学。但如今,教育愈发商品化——像是摆在橱窗里一个网红款的奢侈品包包,有钱有闲即可拥有,便可挺身跻身精英阶层,享受相关福利待遇。
这和近十几年来教育的规则变化有很大关系,无论国内国外,其实都有这样的趋势:
1.连年扩招,以至于现在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已成常态。
2.门槛逐年降低,品类分得更细。无论你是什么学科背景,什么样的教育需求,市面上都有专属于你的“教育产品”;
3.学费逐年提升,特别是专硕,一些项目学费跟出国差不多。
有些人说没办法呀,就业形式太差了。 为了缓解就业,只能扩招。
短期来看,扩招缓解就业的法子可能确实能起到那一丢丢效果。但带来的后遗症是:教育资源跟进不上扩招的速度必然会进行“注水”,核心学科人才的培养被稀释,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像流水线,整体社会的教育氛围都在致力于培养一种全面的平庸。
图源:Pixabay
这样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在许多工作岗位将没有学历的人拒之门外的同时,毕业生的薪酬溢价也在逐渐下降。
这又反过来将就业的难度推向了地狱模式。
所以,研究生扩招缓解就业,真的吗?
02
无解
从个人层面来讲,说些“片儿汤话”是很容易的。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云云这类“正确的废话”康石石作为一个教育类公众号来说怎么着都至少不会错。如果是没有生存层面的顾虑,肯定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但务实一点来说,教育现在已经失去了自身的信息功能。什么是信息功能?就是学历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省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成本,特别是如今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陌生,劳动力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更需要劳动力产品利用学历进行标准化。比如航空局要招个航空专业的博士生,用人单位可以清晰的用“博士生”来缩小自己的筛选范围,求职者同样可以通过学历匹配减小自己的求职成本。
但如今研究生数量剧增,很多时候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与学位并不匹配。 用人单位很难仅凭学历和学位判断求职者的实力,因此便弱化甚至丧失了学位的信息功能。
图源:Pixabay
如此一来,你的学位是否能够直接有效的证明你的技能,就很重要了。举个例子:毕业于QS前10的毕业生,企业会觉得嗯这位选手学历不错。但你要毕业的是强就业导向的院校专业,之前还在苹果、谷歌这样的头部公司实习过,实践能力非常强,各种软件编程用的贼6,即便院校的排名没有那么靠前,企业也巴不得你第二天就来上班。
相比于牛校文凭,强职业导向的专业给企业的信息更直接有效,更意味着低风险,不用前期在人才培训上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
所以,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选择的重要性可比努力大多了。学历如今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敲门砖,而在专业选择上,想要未来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是应该试着填补STEM毕业生人才的短缺,二是加强职业和技术培训。最好是院校会与优秀的企业雇主合作的那种,一方面能有效地增强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接轨,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背景竞争力,为简历添彩。
03
院校推荐
最后接着上一部分,给大家推荐些超好就业的院校专业吧。
目前STEM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是竞相争抢的人才类型。像对签证超级苛刻的美国,都愿意为STEM项目的毕业留学生提供12+24个月的OPT。据统计STEM人才的薪资目前也在遥遥领先相同条件的从业者。
bls.gov
那么哪些院校的设计专业属于STEM项目呢?以下内容请收藏:
1.SCAD
萨凡纳一直以就业率高而成为众多留美艺术生的志愿校,除了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和无微不至的就业支持以外,另一个原因就在于 SCAD拥有多达21个STEM专业。
scad.edu
其中包括平面、珠宝、服务、工业、建筑、交互、游戏、UX等众多领域,是绝对的STEM“老家”。
除此以外萨凡纳还有自己的创新设计工作室——SCADpro,他们和谷歌、迪士尼和宝马等大型公司都有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或者正式的工作机会。今年QS艺术设计学科排行SCAD一跃攀升至第16位,现在想想,是不是找到原因了呢?
SCADpro合作伙伴
scad.edu
2.SVA
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学员L同学获 SVA产品设计、CSM、UCL、CCA等校offer
在研究生阶段,SVA提供了五个STEM课程分别是:计算机艺术、设计学、社会创新设计、交互设计和产品设计(均为MFA学位)。本科期间则提供,广告、动画、计算机艺术、计算机动画和特效专业、设计学(均为BFA学位)几个STEM专业。
sva.edu
同样的SVA也会提供很多就业资源,匡威、奥美、阳狮都是他们的合作对象。
3. Pratt
汉艺学员S同学获 Pratt SCAD 纽约大学 交互设计 硕士offer
在Pratt有10多个领域提供STEM项目,分别为:数字艺术、游戏艺术、信息体验设计、数据分析可视化、建筑学、城市设计等。除数字艺术外,其它领域只有本科/研究生阶段提供STEM OPT延期资格,详见下图:
pratt.edu
就业资源方面,以数字艺术为例毕业生很多都去到了苹果、IBM、飞利浦等企业。
pratt.edu
除了我们提到的这三所院校以外,马里兰艺术学院(MICA)的平面设计和动画专业,旧金山艺术大学(AAU)的建筑、平面、工业、室内等专业也均为STEM项目,可以延长24个月的OTP。
academyart.edu
除了以上艺术类院校外,综合类大学的建筑领域一般来说都属于STEM项目,比如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康奈尔大学、宾大的斯图尔特维茨曼设计学院等等。这些大U的STEM项目主要集中在硕士课程, 包括城市规划、环境建筑设计、景观、城市空间分析硕士等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宾大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方向均提供博士课程,在最新的吸引STEM人才措施的政策当中,STEM领域的博士可以申请O-1A签证,与H-1B签证不同该签证不需要抽签,也没有名额限制。
最后,康石石想提醒大家的是,如今的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我们不需要盲目悲观,导向学历无用论,而是 应该客观认识这一点。在未来的道路上,用人单位相比于一纸文凭,会更愿意相信你作品集和个人谈吐中展现出来的——职业技能、留学视野、名校资源,以及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积极拥抱变化的勇气和信心。
如对以上院校感兴趣,或有更多艺术留学、保研、 考研、作品集创作、 申博 相关问题
联系方式很简单
问留学:
申请国家+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问保研/博士深造:
申请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问求职:
求职公司+职位+个人情况
参加作品集培训
个人姓名+深造/求职+专业
参加学术论文指导:
个人姓名+升学or毕业论文+专业
关注标星康石石
优化你的艺术留学阅读时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