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将中心城区所有学校提级管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成效升级,富源县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掌握中心城区学校布局和生源变化情况,把民情,诊民意,遂民愿,探索拓展改革成效的有效路径,将中心城区所有学校提级管理,以名校领办弱校,优化师资配置,强化教育科研,高位推动发展。
提级管理,名校引领。将中心城区中安、胜境街道2所中学、3所小学、2所幼儿园提级管理,统一规范学校命名。把名校、强校的优质教育文化传递到新校、弱校,进一步扩大城区中小学优质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有效解决校际间教师配置及生源不均衡问题。
全面调整,强化配置。采取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考察公示等方式,从全县中小学领导班子中择优提拔31名到各学校担任校级领导,“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方法、良好教学模式的抱团发展,强化党组织结构,优化行政班子设置,强化党组织对办学治校的全面领导。
完善制度,共建共融。将名校、强校各项管理制度有机融嵌到领办学校,进一步完善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沟通协调处置机制,拟定党组织书记、校长、组织办主任职责,明确学校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的学校重大问题、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落实党组织决议的有关措施,明确名校、强校与被领办学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共享师资,优势互补。由学校党组织议定聘任方案,将领办学校与被领办学校全体教师优化重组,领办学校与被领办学校教师结对教学、教研、管理,每一个年级和班级均采取领办学校教师与被领办学校教师交叉任课,实行班级、学科同步分析、同步推进、同等考核制度,确保优质师资共享,优势方法互补。
融合教研,推动发展。综合全县有效教学教研模式,在中心城区各学校推行示范课、观摩课、集体备课。每个名班主任、名教师结对年轻教师,做到“五个不少于”: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同题上课不少于3次,开展微课题研究不少于1个,论文或案例分析不少于1篇,参加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不少于1次。倡导全体教师争做“四个一”课堂教学改革“排头兵”,即研究好一项专业课题、撰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命制好一份优质试卷、组织好一次备考研讨。探究完善“5分钟预习反馈,10分钟合作探究,20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达标测评”的“5121”高效课堂模式。
富源县“提级管理”策略,充分发挥优质品牌学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名校办分校”“名校带弱校”“名校领民校”等名校领航方式,构建了“城区带动乡村、名校带动弱校”联动格局,促进学校领导班子、校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深度融合,实现城区学校间优势互补,提升薄弱学校发展机能,撬动教育杠杆,激发教育潜力,谋求教育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推动富源教育高质量快速跨越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富源县教育体育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