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发言人回应蔡英文“过境”窜美:绝不为“台独”分裂活动留空间

  图为社区药局药师照处方签抓药。(图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图为社区药局药师照处方签抓药。(图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华夏经纬网4月13日讯: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11日宣布成立“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并在12日首度公布药品短缺办理情形。根据台食品药物管理部门统计,3月25日至4月4日间累计通报22件药品短缺,其中有7件经查无短缺、12件建议使用替代药品,另有1件无替代药品启动征求。但第一线药师对缺药中心扩大上路反应平淡,直指现在每天仍有2至3件药品短缺,显示新制上路后未有太大改变。

  台食品药物管理部门12日公布的药品短缺,有多达12件短缺药品建议改用替代品。不过,有医院药师透露,台卫生福利部门“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成立后,对缺药的立即性影响并不大,现在每天平均仍有2至3款药短缺,11日上路的缺药平台不过是再做另一个网站统计,“台食品药物管理部门与其重新统计缺药品项,能不能更积极一点,整理真正有在生产的学名药证方便医疗机构查询?”

  此外,由默沙东生产的后线抗生素益满治注射剂1公克近期也传出将退出台湾市场,不少医疗机构在3月间接获通知将不再供货,由于岛内无学名药可用,让医院担忧再过1、2个月就会无药可用。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感染医学科主治医师黄景泰说明,益满治的主要成分为常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虽然属于后线抗生素,但由于在碳青霉烯类中属于窄效型产品,因此通常是后线抗生素中的首选,未来如厂商不再供货,医院只能采用广效型抗生素,恐对感染管制带来负面影响。

  黄景泰形容,未来如无法使用益满治,治疗细菌感染就得出动“牛刀”,增添未来细菌出现抗药性的可能,目前医院端虽然还有库存,但很可能撑不过今年。此外另一款同样由默沙东生产的抗生素泰宁也早已退出台湾市场,因此感染科医师忧心将来只能往更后线的抗生素使用,形成恶性循环。

  台食品药物管理部门药品组科长杨博文回应称,益满治早在去年7月就通知,因海外产能下降与原物料成本增加,改采控货供应,至于益满治是否将退出台湾?经查默沙东内部还在评估,即便最后退出也要等半年后才会下市,加上岛内还有一家药厂能生产学名药,应不会造成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