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全员和解,唯独大姐的“恶”还藏在深处
这是我最近追的唯一一部好看的电视剧,看完之后没有什么遗憾。
《人生之路》已经圆满结束,观众所期待的邪恶被终结了,村长被绳之以法,双星被取消了学业。
对大学的赔偿得到了受难者的原谅,也换来了另一条生命;
被男主角抛弃的村花成了女商人。
电视剧给了高加林一个圆满的结局,但仍有人对他当初背叛初恋情人巧珍的行为表示不满。
奇怪的是,陈晓和张嘉倪在一起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CP,因为两人扮演的角色对事业的态度从来都比爱情更重要。
相反,与巧珍(李沁)的质朴初恋让观众怀念不已,所以看到两人到最后没有走到一起,有点难受。
但很明显,他们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感情,他们的关系早已变成了兄妹的亲情。只要他们不尴尬,我们就能接受。
高双星在村长父亲的鼓励下,在大学里顶替了高加林的位置。这个错误是不可原谅的,但除此之外,他被看作是一个相对不错的人,并因为他在上海所做的一切而得到观众的许多同情分。
甚至有不少观众不希望他被揭露。
当然,孔乙己的长衫是很难脱掉的。这是他一次又一次犹豫不决的根源,当他终于无法再隐藏时,才决定坦白。
诚然,忏悔来得太晚了,但在他不得不重新开始之前,这已经足够真诚地把他的小家庭安排妥当了。当他以信使身份面对高加林时,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坦然。
至少他不再需要隐藏,他是真实的自己。
电视剧《人生之路》主要是围绕高加林和高双星的教育案例展开的,两人的和解无疑是主题的升华:
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高加林仍然能够在大城市立足,而教育程度更低的刘巧英则利用他的商业头脑和友善的性格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企业。
因此,教育并不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途径,只要保持自己的心,积善成德的人总会有回报的。
幸运的是,她只是一个在灶台前工作的村妇,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但如果有机会,她一定会大闹一场。
她就是刘巧英,刘巧珍的大姐。
有人说她在地面上很清醒,在巧珍恋爱的时期提醒她的妹妹,不要太依赖高加林,你的高学历根本配不上他。
但她的清醒只限于有限的认知。
她在高加林的悲剧中也扮演了一个角色。
这个村妇是个敏锐的听墙人,在高双星还没去上海补习的时候就知道了真相。
她选择不透露,因为鉴于她是高家的长媳,她的心已经完全转向了她的公婆。
但她用这种不合情理的事情作为筹码来对付高家。
她的三姐巧玲嫁进来后,经常遭受家庭暴力,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她不认为这个筹码值得用来对付她的二姐。很明显,她是一个极其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甚至不关心她的家人。
在婆婆的白色婚礼上,三妹几乎说出了真相,试图摆脱国内壮观的丈夫的控制,她竟然以她自己将来如何在高家立足为由,竭力阻止。
当初她不揭穿,是浪费了二姐的幸福。
后来,她不说出来,也就不关心三妹的幸福了。
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为两个妹妹考虑,而只考虑自己。
竟然拿着谈判的筹码,留着以后用来敲诈公婆......。
其实,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恶,是发自内心的恶。
只要给她足够的土壤,她的邪恶之花就会无拘无束地开放。
《人生之路》是一部成就较好的时代剧。当然也有一些瑕疵,比如乡下姑娘和乡下小伙背着黑火药露出太多脏东西,对自行车不闻不问等等,但在原作基础上对人物故事的拓展非常吸引人眼球。
坏人也有好的一面,比如高明楼,除了帮儿子拦截录取通知书,对父母和媳妇都极好。
好人也有坏的一面,如高加林,他为了更好的前景抛弃了他的初恋情人巧珍。
只有刘巧珍从头到尾都是一道白月光,爱的时候热情如火,不爱的时候坚决放手,最终选择了把她捧在手心的马栓。
在原著中,高加林失去了一切,最后悔恨地在黄土地上哭泣,但在剧中他找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在家里写作并获奖),找到了他喜欢的工作,并在大城市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他的生活的悲哀底色因为 "不放弃 "而变得更加可能。
因此,整部剧的基调是充满活力和乐观的,男女主人公都昂首挺胸地走向太阳,尽管他们受到命运的摆布。
文中提到的大姐刘巧英,有一颗不能见光的心。
没有大局观,她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这个锅边的灶台。
《人生之路》是由《人生》改编《人生》是一部关注年轻人心灵成长史的小说。书中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面临的爱情与事业、理想与现实间的艰难选择,具有巨大的共情力量,说出了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困境、期待与追求。
可以说,每一个看《人生》的人,其实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人生。“《人生》主人公们的情感与精神历程,不仅仅是他们的苦恼或欢乐,而是人的共同情感。”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如此评价路遥这部作品。
无论从创作手法上,还是在传达的精神上,《人生》都与路遥另外一部影响力更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一脉相承,堪称《平凡的世界》的前传。如果你喜欢《平凡的世界》,一定不要错过《人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