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四中教师赴西南大学参加遂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4月6日——4月9日,由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遂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正式行课。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遴选骨干教师向昆、魏容、陈攀参加学习研修。

  

  开班仪式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简要介绍了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学科优势、师培成果等方面的情况。遂宁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明要求全体学员要以做一名学生爱戴、社会认可、组织放心的好老师为目标,坚持学思践悟、学以致用,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做遂宁教育发展的“帮带人”,为促进全是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遂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合影

  本次研修活动,共有七个专题讲座,来自重庆市、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们以博古通今的学识、虚怀若谷的情怀和对教育若如初见的热忱影响着我们。

  

  李源田教授

  

  李达武教授

  

  邓薇教授

  

  王永友教授

  

  张学敏教授

  

  郑劲松教授

  

  贺晓霞老师

  

  向昆老师。有幸到西南大学学习,深感学习永远是完善和充实自己最好的途径,感触原来课堂可以这样简单而有魅力,一个好学校的根本一定是有一群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师一定是深深的热爱这份职业的,因为热爱所以他们会以自己的学科为基础,向外不停的发散学习,慢慢的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慢慢的成为有趣的人,慢慢的成为个性鲜明闪闪发光的人。

  

  陈攀老师做交流发言

  魏容老师。通过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李源田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法中就提到:“周记一件事,月读一本书,季配一队伍,年报一本经”,强调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多“读书”,多“读人”,多“读事”,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学习、去对比、去研究、去总结、去反思。

  

  陈攀老师被评为优秀学员

  陈攀老师。刚过去的一周,我很荣幸作为遂宁市骨干教师到西南大学研修学习,突然从老师转变为学员,心中感慨颇多,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74岁的达武教授站上讲台,我一方面担忧着她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佩服她治学的毅力。从一个只会电脑开机关机的“小白”,到网络课程的拍摄剪辑全程自主,我不敢想象是怎样的毅力,才能促使古稀之年的她仍坚守教育阵地。反观自己,自认为学识够用,日复一日做着一名高级的“初中生”,于格物治学无甚作为,实在愧对教师这一职业。我将以源田教授所教“事书伍经”法为鞭策,为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而努力。

  

  教师合影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专业技能、优化教学手段、更新教育理念、坚定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这样高规格的专题研修,于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骨干教师而言,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思想的洗礼,将促进滨江教师向着“四有”好老师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时也会通过共享交流,辐射带动学校全体教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懈奋斗。(来源:遂宁四中 图 文/陈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