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在新区 赢在新起点丨湘江新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办成什么事?

  专治“疑难杂症”

  专接“烫手山芋”

  专解“急难愁盼”

  2022年3月28日,湖南湘江新区专门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借实体窗口和政务新媒体平台,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为的就是协调各部门合力办成一系列难事。这样的勇气,源自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等相关部门的良性互动,更源自新区“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

  

  一年过去了

  这个窗口进行了哪些探索?

  又有哪些故事?

  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一个为民设想

  打开政务服务“新大门”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督促干部改进作风,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水平。”湘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介绍,“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还得从去年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说起。

  在此轮监督中,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发现,企业有很多需要办却办不成的“难事”。为此,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组织政务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坐下来商讨对策。为什么不能办?既然有这么多“办不成”的事,能不能开设一个窗口专门接收,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让企业群众办事不白跑、不跑空,有地方可找、有人帮?

  很快,新区组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专班,政务服务中心在新区第三集中办公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楼开设专窗,群众、企业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非自身原因未能成功受理、审批或多次往返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的,都可以来窗口反映。

  

  窗口全面收集、梳理群众“办不成事”的事项,登记纳入台账管理、逐一系统分析原因。“不能办”的,由窗口及时分流至相关单位,并督促责任单位妥善处理、反馈;“很难办”的,加强与各级部门沟通协调,一般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较复杂的事项10个工作日内办结,需协调上级单位或外单位办理的事项,15个工作日内办结,需延时办结的,责任单位应取得申请人同意,并报窗口工作专班备案;“拖延办”“不给办”的,开展执纪问责。为确保该窗口真正为企民解忧,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加强对窗口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办不成事”问题处理情况纳入清廉新区建设考核。

  “该窗口主要受理营商环境、干部作风、项目落地、产业孵化、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的反映事项。”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开通了官网、微信公众号“网上窗口”,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致力于推动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事项,实现群众快捷办事,并形成了“接待受理、分类处办、回访反馈”的闭环式监督管理。

  一份台账清单

  办成一件件难事

  摸着石头过河,窗口逐步让“办不成”的事好办易办。

  翻开“办不成事”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一年来窗口解决的各种在正常窗口难办理的“疑难杂症”,每一个事项的反映时间、具体问题、责任部门、办理情况、反馈日期、回访满意情况等记录详实,“小窗口”发挥“大作用”,无不体现着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良苦用心”。

  “湘江新区政府投资类项目策划生成没有明确的项目审批程序及办理时限,审批时间较长,企业建议新区有关职能部门将项目策划生成业务规范化管理,便于新建项目快速、有序推进。”新区不少政府投资类项目大多面临着一个难题:由于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项目策划生成审批耗时过长。

  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在“办不成事”窗口关注到此条问题后,为了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随即联动涉及事项有关的经济发展局、国土规划局,推动各职能部门会商研究解决办法。在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的前提下,新区经济发展局率先破题,提出先行先试,拟将新区项目策划生成审批时限明确为10个工作日,并通过与市属相关部门沟通衔接,优质高效推进新区项目策划生成审批工作。有了这项明确的时限规定,以后新区政府投资类项目策划生成审批就更快了。

  “窗口一方面帮助解决一些办事群众遇到的简单‘个性问题’,更致力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办不成事”窗口共受理事项38项,办结34项,阶段性办结2件,正在办理2件,满意率达97%。

  一个“协调员”

  激发新区改革活力

  服务不止步。今年2月,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督促修订《湖南湘江新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模式、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根据新修订的《办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实现一案一分析,对目前已登记在册的受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对已办结的事项进行分类总结;对未办结的事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查找和破除群众“办不成事”的隐形壁垒,从根源上打通“堵点”、解除“盲点”、治理“难点”,推动形成破解问题的长效机制。

  如今,新区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一个“小窗口”成了为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平台”。

  有企业因常规窗口取号难,导致办理食品药品器械证受阻。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政务服务中心立即召集商务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局会商如何解决企业难题,同步推动新区政务服务窗口提质增效。

  “2月2日提交请求后,第二天就进行了施工图审查。”长沙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左女士于今年1月13日在省施工图管理信息系统提交了该培训学校室内装修二次消防审查变更项目,经过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仍然未能成功办理,因此找到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问题顺利解决。“‘办不成事’窗口明明办得成事。”

  事情的办成,离不开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及各部门之间的互通有无、通力协作。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主动承担起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员”:明确专员专题对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过程监督窗口受理事项办理,坚持结果导向,对新区“放管服”改革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集中研究破题,督促和引导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凝聚改革活力,致力将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供稿:彭娟

  原标题:《营在新区 赢在新起点丨湘江新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办成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