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前,孩子的数学思维比会加减法更重要,家长要会培养
导读:孩子的数学学习一直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重点,毕竟数学是三大主科之一,如果能够学好数学,那自然可以在成绩分数上有所拔高。
不过,虽然父母们对此大多比较重视,但是在真正的教育引导方法的掌握上却有所欠缺,甚至常常不得其法。
事实上,激发数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远比掌握计算技能或者是运算技巧更加有价值。
幼儿园里老师已经开始教起十以内的分解,听说大班这一年要教会孩子二十以内加减法,以便适应小学。
家长们聊起来,总要问你家孩子学得怎么样,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学会了没,这让朋友倍感焦虑。
因为她家孩子相对来说开窍晚,朋友就算掰着手指给孩子算,孩子也是一脸懵懂。
焦虑之余朋友也在困惑:难道这样子才叫幼小衔接?学了加减法就叫做好数学准备了吗?
相信朋友的疑问也是广大家长们的疑问,甚至更多的家长会觉得理所当然应该这样。
事实上,学龄前儿童在数学方面的准备,如果只机械地学习加减乘除,不仅远远不够,还会让孩子增加畏难情绪,对数学产生“难学”的固化印象,从而影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中,教孩子简单的加减法,是家长最常做的一件事情。
因为,在家长看来,普通的加减法是非常简单的,像“1+1=2”,根本不用动什么脑子,逻辑也是顺其自然的,孩子应该能够学会。
但如果你了解孩子的发育特点,就会明白孩子上小学前,家长最应该教给他的是数学思维,而非加减法。
孩子刚刚接触到数字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抽象的数字和具体的数量是脱离的。
比如,孩子会从“1”数到“5”,也能指着一堆东西,数出来5个,但是数完以后,你问孩子一共有几个,孩子是回答不上来的。
等到孩子长大一点,开始对数字和数量有对应的意识。
家长放在他面前两堆东西,一堆3个,一堆6个,他才能告诉你,6比3大 。
只有当孩子完全理解了数字和实物的关系,教他加减法,孩子才能一点就通。
学龄前的孩子,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到抽象完成的过程。
所以,培养他的数学思维,远远比教他加减法,做数学题更有意义。
但是,现在的家长功利心比较强。在孩子刚会数数,刚会认数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加减法了。确实,孩子即便靠训练记忆,知道“1+1=2”“2+2=4”,家长说出去,也显得孩子很聪明。可是,这样做对孩子没有好处。
因为,孩子会因为不理解数字的含义,而学的很慢。
上学后,有因为接触一大堆更加抽象难懂的算式概念,各种问题就叠加在一起了,孩子更弄不明白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长期来看影响孩子的学业。
最好的数学启蒙,一定是围绕着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展开的。
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先从教孩子识数开始,比如,教孩子“1、2、3......”要拿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让孩子识字。
当孩子掌握数字的概念后,就在生活中多多引入数字的学习。
比方说,带孩子逛超市,可以故意向孩子寻求帮助“可以帮我拿2个塑料袋吗?”
或者餐厅吃饭等菜的时候,让孩子读菜单上的数字;又或者外出教孩子读广告牌、车牌号上的数。
孩子的“数学敏感期”一般在孩子3岁就开始,直到孩子12岁左右。
多数的孩子在3岁左右就可建立基本的数字认知,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而到孩子6岁左右,就进入了敏感期的中级阶段,到9岁则进入高级阶段。
12岁左右,就应该让孩子对数学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抽象认识和思考。
错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学习数学就有点晚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都会很有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若能够对孩子引导到位,孩子会更容易喜欢上数学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借助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来给孩子进行引导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就非常不错,这是一套为孩子塑造强大的数学思维游戏书。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一共有5册,分别是:《找一找,变聪明》《数一数,变聪明》《想一想,变聪明》《玩一玩,变聪明》《做一做,变聪明》,总之就是让孩子玩着玩着变聪明就对了。
每册书都有12个游戏,全套5册共包含60个游戏,每册游戏的难易程度相当。为了避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每册的游戏形式五花八门,同一册书中就有迷宫、比大小、找不同和关键特征、图形分解或合成、逻辑推理……非常丰富,可以提升孩子不同的思维能力。
比如《找一找,变聪明》中,既有找关键特征的游戏,引导小朋友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
又有数字迷宫的游戏,考验小朋友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还有这种连线题,考验细心和手眼协调能力——别小看细心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想想我们小时候因为粗心多少次丢分。
强烈建议拿到这套书的家长们也玩一玩书里的游戏,因为《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和咱们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儿童数学认知的要求,高度契合。
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翻开《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你会发现,看起来可爱的游戏其实涵盖了数的概念、集合、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等非常关键的数学能力训练,兼有锻炼观察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内容。
比如,培养孩子数感的:
数感可不是简单的认识数字,而是知道数字包含的“大小”概念。这个游戏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
比如培养孩子空间想象力,经典的盒子游戏,大人也要思考一会儿呢。
还有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还考验了孩子对数序的理解。
可以说,所有游戏都以能力塑造为目标。很多游戏,虽然不难,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点时间。
3~6岁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为了让他们能专注在游戏中,尽可能用简洁的画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诉小朋友该怎么玩。
比如,下面这个手指散步的游戏。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这个游戏训练了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和细心。
低龄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具体而形象的东西,数学却很抽象,五味太郎花了很大精力,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抽象的数学结合起来。
比如小朋友吃甜甜圈的场景,这个游戏既考验了小朋友“数的分类”,又帮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还能启发家长在生活中照搬这个方法,让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有爱的童书,总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有爱细节。如果平时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会在生活中为孩子设计些小游戏,那么这套书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现在小店做活动,五味太郎经典套装【思维训练书+语言表达第一课】限时特价,只要169.9元,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