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研究生即将毕业读博,母亲却以死相逼让其不读,真相让人震惊

  蔡莹莹是浙江金华金东区大源村的村民,今年55岁,有一个33岁1989年出生的儿子,儿子6岁时,她的老公患胰腺癌去世,家里的那点积蓄基本上全都给老公治病用完了,还欠了不少的债。家里只剩几亩田还有几十棵樱桃树,这是他们孤儿寡母的全部家当,转眼到了9月,6岁的儿子肖新民上学了,让蔡莹莹没有想到的是,儿子从一年级就展现超 强的学习能力,小学六年每年都是第 一名!“老肖家出了个天才”,从肖新民以第 一名的成绩考上乡初中,村里人都说肖新民是天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肖新民每一次都考第 一 名,而且是把第 二名的分数拉得很开的那种。儿子学习成绩好,对于蔡莹莹来说是种安慰,可慢慢的蔡莹莹觉得有些不对,儿子除了学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家境贫寒的,一般都会帮着家里干活,打猪草,或者烧火做饭,或者帮忙干地里的话,这些肖新民都不会做,他也不会出去和村里的小伙伴玩,他看来出去玩不如在家多看几本书,多做几道题!逢年过节,蔡莹莹带肖新民走亲戚,他也不愿意,那怕让他去同村的奶奶家看看,他也会问蔡莹莹:“为什么要去奶奶家?她生病了吗?我还有书要看,还有题要做,妈妈,你去吧!”儿子的种种行为让蔡莹莹觉得儿子做人处事很问题,在自己经历了一次病痛后,让蔡莹莹觉得儿子生性凉薄。这次的经历让从六岁就和儿子相依为命的蔡莹莹觉得很伤心,那是肖新民14岁的时候发生的事;一天晚上,蔡莹莹觉得腹部疼痛难忍,站也站不起来,叫了肖新民半天,肖新民也没反应。蔡莹莹就在儿子的隔壁屋,蔡莹莹只能又用尽全身力气喊了几遍儿子,等了好一会儿才听肖新民问:“什么事?”人也没有走到蔡莹莹的房间。“妈妈肚子疼,给我去堂前的抽屉里拿一下止疼药。”过了好一会,肖新民才拿药回来,连水也没有倒一杯,转身就走,“再给妈妈倒杯水吃药!”

  蔡莹莹吃了止疼药,依然疼痛难忍,疼得她近乎晕厥,只能再次求助儿子,“帅帅,你去奶奶家找一下爷爷他们,妈妈疼得受不了了,大概是盲肠炎,得去山桥卫生院。”“妈,你不是吃了药了吗?药效反应没有那么快,你忍一忍,也许疼一会儿就过去了!我没空,我还要看书呢!”“帅帅,是不是妈妈死了你才会难过?你没看妈妈满身都是汗吗?书那么重要吗?比我的命还重要!”肖新民长这么大,蔡莹莹第 一次对他发了火。肖新民才注意到,蔡莹莹满头都是汗,这才去奶奶家,蔡莹莹被送到卫生院的时候,医生说:“还好送来及时,再晚一点动手 术,生命有危险了。”蔡莹莹在卫生院住院一个星期,肖新民只来看过一次,还是为了问蔡莹莹要买书的钱。

  肖新民问蔡莹莹要了钱,也没有问妈妈怎么样了,关心的话一句也没有说就走了;这让蔡莹莹伤心死了,觉得十分寒心,她一直把儿子当做自己最大的依靠,可是儿子心中根本没有自己,在儿子眼里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虽然寒心,虽然失望,但蔡莹莹总觉得儿子还小,总觉得如果他长大了,会体会到自己的不容易,会自觉地担起更大的责任,毕竟儿子比其他人都会读书!高 考肖新民发挥出 色,考上了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寄来的时候,整个村都沸腾了,这是大源村第 一个名 牌大学的大学生;大家都知道蔡莹莹家困难,好心的乡亲纷纷解难,力所能及地帮肖新民凑学费。肖新民一年的学费加住宿生活费最少得20000元,乡亲们的捐款,亲戚朋友的红包,加上家里的钱,加起来只有15000,还剩5000元去哪里凑,让蔡莹莹急红了眼。

  

  后来蔡莹莹把家里几十棵的樱桃树卖了6000元,凑够了儿子第 一年上学的钱。肖新民去读大学前,奶奶70岁生日,蔡莹莹好不容易才拉着肖新民一起去仙桥镇,去给奶奶买件衣服做生日礼物,买好衣服,蔡莹莹想了想,想再给奶奶订个生日蛋糕。可肖新民却发火了,“说好买衣服,现在衣服买好了,又要逛,你是一个农村妇女,时间很廉价,时间对我来说很宝贵。”儿子的话,如尖刀般划过脆弱的心,但她忍住了,心想毕竟还是孩子,说话不知道深浅。奶奶生日那天,蔡莹莹带着儿子去了婆婆家,儿子考上了浙江大学,对于亲朋好友来说,都是件高兴的事,所以一大家子亲戚都围着肖新民嘘寒问暖。

  可肖新民谁也没有理,奶奶也没有叫一声,拿着一本书直接去了奶奶房间看起书来,看见孙子这样,生日的奶奶直掉眼泪:“唉,要是小帅的父亲还在,孙子就不会跟我们这么疏远。”这话让蔡莹莹听了觉得很委屈,自己不是没有教过肖新民要叫人,要打招呼,可他就是不愿意,连对她这个亲妈都这样,除了书本,肖新民仿佛对人世间发生的一切都很疏远。去上大学前,蔡莹莹让肖新民去自己父亲坟前道个别,没想到肖新民冷冷地说:“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6岁,我都不记得他的样子了,再说了,难道我去看他?他就能活过来,就能给我交学费,能给我买手机电脑吗?”蔡莹莹被儿子冷漠的话气去了,那是他的亲生父亲啊,儿子怎么可以这么说?她抡起手打了儿子一个耳光,肖新民也没反抗,只是冷冷地看着蔡莹莹。

  什么也没有说,丢下蔡莹莹直接回家,蔡莹莹回到家,看见肖新民又拿着一本书在看,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虽然金华离杭州不远,但蔡莹莹还是决定送儿子去上大学,到了学校,给儿子打扫好寝室卫生,蔡莹莹是满心不舍儿子,儿子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肖新民去上大学前,蔡莹莹给儿子买了手机,还特意叮嘱过他一个星期,最起码要打一个电话回来报告一下平安。可肖新民上了大学,就像失踪了一样,既没有给蔡莹莹打电话,也没有给她写信,蔡莹莹给他打电话,手机总是关机的,蔡莹莹放心不下,给儿子写去了一封信。过了好久才接到肖新民的回信,信的内容也很短,“妈,我一切都好,只是学校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我的时间不够用,今年寒假我就不回家了。”

  尽管儿子说寒假不回家,但毕竟是过年,蔡莹莹还是盼着儿子回来的,可一直等到大年三十,肖新民也没有回来,那个年蔡莹莹是哭着睡着的!蔡莹莹为了肖新民的学费,去城里上了家 政 服 务课,去做了一名住家保姆,她拼命工作,把大部分的钱都汇给肖新民当学费生活费。儿子上学的四年,蔡莹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就是想多挣些钱,让儿子日子过得好一些,想等儿子大学毕业,有了工作,自己的日子就会好起来。其实大学四年肖新民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但他并没有让母亲给他少汇钱,他用那些奖学金给自己买书,买电脑和添置各种学习用品了。2005年7月,一心盼着儿子大学毕业的蔡莹莹,等来的却是儿子被保送本院本系研究生的消息,乡亲们都羡慕的对蔡莹莹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个大学都难,你们家的孩子却保送了研究生,以后可有大出息了,蔡莹莹你就等着享福吧!”

  

  蔡莹莹却没有相亲们想的那么高兴,蔡莹莹的心情十分复杂,他有一种隐隐的担心,儿子继续这样学下去,会不会变成一个书呆 子!大学毕业后,肖新民好不容易回了一次家,蔡莹莹想试试看儿子学得怎么样,就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教舅舅家的儿子,他的辅 导读高二的表弟学习。可结果没教到一个小时,两个人就不欢而散,肖新民对蔡莹莹说:“他是白 痴吗?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我都讲得很清楚了!”可外甥却对蔡莹莹说:“表哥教的一点也不清楚,都没有我的同桌教得好,还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呢,徒有虚表!”这个暑假,蔡莹莹慢慢叫肖新民做事,可肖涛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蔡莹莹养了10只水鸭,让肖新民去放一下,去的时候是十只鸭子,回来只有六只鸭子了。

  让他去集市上买肉,告诉他要买三斤五花肉,可他买回来的不是两斤骨头,就是三斤猪肝,在他看来,都是肉,没有什么区别。肖新民回家的时候,蔡莹莹多次提醒他,看见乡里乡亲的要打招呼,告诉肖新民要感恩,他上大学的第 一笔费用是乡里乡亲一起赞助的,但肖新民见人从不主动打招呼,他的理由是:打招呼干嘛?说的全是废话。儿子的这种态度让蔡莹莹很担心,她忧心儿子将来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领导同事会喜欢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吗?蔡莹莹甚至担心儿子以后找不到对象,哪个女孩会喜欢人情世故一点也不懂的男人啊!2008年,肖新民就要研究生毕业了,他告诉蔡莹莹他要读博,蔡莹莹坐不住了,决定直接去学校劝儿子,让他找先份工作,博士工作以后也可以读。

  去了儿子的学校,蔡莹莹才发现儿子的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蔡莹莹好不容易找到儿子寝室的时候,儿子不在在上课,是儿子同寝室的室友接待的她。室友很热情周到地接待了蔡莹莹,知道了蔡莹莹的来意后,真诚地说:“阿姨,你应该比我们更了解肖新民,他真的是学迂了,再学下去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就连他的导师都说学习几乎成了他逃避社会的工具。”“前段时间我们一起找工作,他连和别人谈薪资待遇的能力都没有,有一家高校让他试讲了一节课,他连45分钟的课都说不下来。”“我和他同寝室两年多了,真是一言难尽,他从来没有打扫过一次卫生,他的床铺总是乱糟糟的,和他说了,他也不听,同学几年,他连班上的几个同学都没有认清吧!”

  

  室友的话,让蔡莹莹听了心更不安了,等到肖新民下课回来,蔡莹莹带着他去学校外面的一家饭店吃饭。这是母 子俩多年以来最为奢 侈的一顿,也是一个母亲与儿子最艰难的一次谈话,蔡莹莹告诉儿子,母 子相处中让他感到难过的那些细节,讲到同学乃至教 授对他的评价。“儿子,妈妈是个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可是妈妈知道读书是为了长本事,你研究生都快毕业了,你告诉妈妈,你的本事在哪里?难道你只会考试吗?”“读完研究生读博士,那读完博士以后呢?难道你一辈子就学习不工作?不挣钱了吗?”“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妈妈以后还等着你养我呢?不都说养儿防老吗?”“一个男人一辈子不能自力更生,不能养家糊口,你不觉得白活了吗?妈妈一个人把你拉扯长大,为了供你上学,我们家是家徒四壁,你忍心让妈妈一辈子都过这样的生活吗?

  你真的一点也不心疼妈妈吗?”听了蔡莹莹的话,肖新民哭了,哭了很久,“妈,我试过去找工作,可是没有地方要我,我很受伤,我发现我除了会读书,我什么都做不好。”“妈妈一个寡 妇,一个农村妇女,能够把你养大,供你读完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你有文化,有知识,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的。”“如果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大不了你跟着妈妈回村里,我们可以回家种地,养鸡养鸭,种樱桃也能致富,妈妈只是希望你叔别白念博士,我们先不读了,我们先好好做人,把做人这一刻好好补上行吗?”蔡莹莹还担心儿子不同意,没想到肖新民答应蔡莹莹先不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回家;蔡莹莹陪着儿子找了一个月的工作,可是依然没有找到一份适合儿子的工作。

  蔡莹莹去了乡中学找肖新民当年的班主任,肖新民的班主任已经是乡中学的校长,蔡莹莹让校长给肖新民一份见习老师的工作,不要工资。肖新民是浙江大学的硕士,乡中学还没有这么高学历的老师,校长自然愿意,到了学校蔡莹莹没有让校长给肖新民安排讲课,而是先让他在办公室打杂。每天蔡莹莹会送肖新民去学校,并且叮嘱他去了学校,要和每一个老师打招呼,主动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只要有时间就去听各科老师的课,听别人是怎么上课的!晚上蔡莹莹会去学校门口接肖新民,母 子俩会一路聊着天走回家,蔡莹莹带肖新民去奶奶家,外婆家,让肖新民帮着老人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晚上蔡莹莹自己就当学生,让肖新民给她讲课,蔡莹莹还特意给儿子准备了黑板,自己做了和学校一样的课桌。

  

  第 一次肖新民给蔡莹莹上课的时候,肖新民用小得像蚊子一样大的声音说“同学们好!”“肖新民,你没有吃饭吗?说话声音那么轻,谁能听得见?”蔡莹莹马上指出儿子的缺点。“再来一遍,大声的说!”肖新民喊到第十遍才让蔡莹莹觉得满意,可好不容易过关了,肖新民又把备好的课给忘了。“儿子没有关系,把你还记得的和妈妈说。”肖新民磕磕跘跘地给蔡莹莹上了第 一节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上完课后,肖新民抱头痛 哭,他无地自容,觉得自己太没用了。“儿子不要灰心,你不是把课上下来了吗?虽然说了不是很通畅,但是妈妈知道你肚子里是有货有才的,只是不知道怎么把它表达出来而已。”蔡莹莹安慰鼓励着儿子。就这样,母亲给儿子当学生,夜夜如此,在蔡莹莹给儿子当了半年多学生后,一天上完课,蔡莹莹没有给儿子做点评。

  肖新民有些惴惴不安,“妈,今天是我没有说好吗?我明天一定注意,明天一定比今天说的好!”“不是儿子,你明天敢不敢去你学校申请,给学生上一节课?”“妈,我行吗?”肖新民的声音都变小了下来。“怎么不行?你可是浙江大学的研究生,给一群初中生上课都不可以吗?”“敢不敢!”“敢!”“敢为什么说的这么小声啊?敢就要大声说出来!”“敢,妈妈,我敢!”肖新民大声地说。第 二天,肖新民真的上了讲台,当蔡莹莹躲在教室外面听完儿子的整堂课后,她的腿都软了,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当肖新民走出教室看到母亲时,蔡莹莹含着泪说:“妈妈想给你鼓掌,可妈妈实在没有力气了!”那天是肖新民背着蔡莹莹回家的,“妈,以后我不会让你受苦的,我一定好好孝顺您!”肖新民的课越上越好,他的满腹经纶终于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在的肖新民是某大学的教师,他也读完了博士学位,已经结婚生子,母亲蔡莹莹帮他带孩子,一家四口人生活得很幸福!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