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如何提高学生读书意识
【小哪吒有话说专栏】
智能时代如何提高学生读书意识
原创作者|爱吃冰糕的小哪吒
受电子阅读手段的冲击,中小学学校图书馆基本处于停止服务状态,每个学校近10万册书闲置,除了大多数书籍本身不再符合学生阅读需求,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阅读习惯改变有关,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阅读方便性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图书馆找书。这就需要我们的图书馆作出改变,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生读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合适、喜爱的图书馆。
一、改变原有图书分类标准,使图书分类标准符合学生需求。
原有的图书分为几十类,令人眼花缭乱,加上图书使用过程中学生随手乱置现象,导致图书馆书籍非常混乱,学生寻找喜欢的书籍需要花费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大大浪费了学生时间。大道至简,纵向的我们可以把图书按时间分为历史、现代、未来、杂文四种,例如:喜欢古诗词的学生,喜欢历史文学的学生等,都可以在历史类寻找;喜欢现代文学的学生,可以在现代类寻找;喜欢科幻的的学生,可以在未来中寻找;这样有的放矢,大大缩短学生找书的时间。
二、改变原有排架方式,方便学生快速寻找书籍。
比如横向的,设置初一、初二、初三书籍区域,书籍有教师推荐、家长推荐、学生推荐,这样很大程度上老师和家长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方向;在图书馆管理上,也为工作人员在学生阅读完成后整理书籍提供了方便。
三、改变图书购买方式。
实验初中原有的图书购买方式是教师为主,在学校里,毕竟教师是少数,学生是多数,所以完全可以采用原有的购买模式,只需要改变挑选书籍的人员就可以了,也就是,除了教师以外,学生甚至家长都可以参与挑选新入库书籍。
四、定期汇总学生借书次数,计算阅读时间,掌握学生阅读喜好,为学生人生规划提供资料。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个借阅几何原本的大个子男生,如他所愿,高考后他进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也许连他的班主任和家长都不知道,他立志研究数学。像这样的拔尖人才,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发现他,根据他阅读图书的内容、习惯,给他的老师、家长提供孩子人生规划的资料。
五、定期汇总每一类书籍借阅次数,把握学生阅读喜好,为补充新书做参考。
进入崭新的图书馆,你不难发现,有的书已经被翻烂了,有的书却灰尘满满;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书是孩子们爱看的,哪些书是孩子们不爱看的。但是,庞大的图书库存,使得我们很难汇总学生的喜好,这就需要我们仍然借助电脑的手段,记录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和同一本书被借阅次数,用以帮助我们确定购入学生真正喜欢和需要的书籍。为什么总要受政策限制让大量书籍沉睡,占据空间,占据工作人员时间?何不大胆一些,大批量下架“睡眠”的书籍,给学生需要的新书腾出位置,让“新鲜血液”注入图书馆。
六、开展家校共读一本书。
每本书按照偶数量购入,学生借书时一本书同时借两本,一本给家长阅读,一本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完和家长交流心得体会,给家长掌控学生思想、喜好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倒逼家长参与学生人生规划。如何判断家长和孩子已经很好地阅读了书籍?这就需要家长和学生写出读书体会,读书体会内容不在多,只要能充分证明家长、学生已经读过书了就可以了,哪怕只有几句话描述。
提供了喜爱的书籍、缩短了找书的时间、有老师的指导、有家长的陪伴,读书热潮风生水起。在第28个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献计献策,共同努力,打好攻坚战,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
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