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 爱,以教育之名相传

  熟悉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事业的人,对靳毅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作为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他的队伍,足迹到达国内24座城市的58家医院,护送造血干细胞里程近19万公里,为160多个家庭送去了生命的种子。他的事迹甚至被写进了课本,让爱,以教育之名代代相传。

  靳毅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听到过数不清赞美。但是,让他印象最深、也是触动最深的一句话,却是多年前的那句悲伤的独白:“遗憾,从来都是无法弥补的,只是这种伤痛,该如何让人释怀?只有自己知道。”

  那是靳毅曾接触过的一个家庭,妹妹得了白血病,和姐姐、爸爸、妈妈配型都不成功,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非亲缘捐献者,最后在遗憾中离开了人世。大约一年后,他在姐姐的QQ空间里,看到了这句话。

  屏幕上一条短短的动态,在那一刻,字字直击他的灵魂。这遗憾而又无奈的故事,让靳毅一下子明白:生命、健康,是爱的基础;而血液,又对生命至关重要。对于伤病员,血液可以用来辅助治疗;对于血液病患者,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更承担着起死回生的重任。

  但是,血液是无法人工制造的,救人一命的每一滴鲜血,全都来自无偿献血者的捐献。“先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 多年来,靳毅一直在为“人人”的生命而奋斗。在靳毅的价值观里,善良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善良需要善行来体现,感动需要行动来支撑。

  从拥有小爱到付出大爱,靳毅从未停止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的脚步。他帮助了无数患者,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爱的升华”,找到了“完全不同的自己”。

  他给自己设定了哪三个任务,从大学一年级,一直延续至今?

  他为什么“忽然”爱上长跑,以多种身份完成30多场马拉松?

  他做了什么,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接见,还被收录到浙江省高中新版教材?

  他获得了怎样的回报,“钱买不到、书本学不到”,却帮他找到奉献的意义?

  他说,“大爱相传在前路,唯有行动不辜负。”《生命的重叠》生命教育讲座第六期,我们邀请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靳毅,讲述他以大爱创造善良、创造温暖的故事。

  原标题:《生命教育 | 爱,以教育之名相传》

  阅读原文